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22日

党史学习要接地气

○ 余志勇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百年党史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为适应民族地区“双语”环境的需要,多地纷纷以“双语”讲党史、宣党史、颂党恩,让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达成沟通的主要形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语言不通就难以沟通,不沟通就难以达成理解,就难以形成认同。结合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抓住关键的人,抓住关键的事,抓住关键的环节,针对少数民族党员及群众不能较好地掌握汉语言的实际,全面开展“双语”宣讲,这是提高对党史学习教育认知,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事关学深、学透,实现语言相通、感情相通、心灵相通,继而搭建好服务桥梁。

无疑,用“双语”讲党史、宣党史、颂党恩,让党史学习能更好的接“地气”。先用地方语言向群众宣讲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再让会说民族语言的干部使用民族语言进行翻译和讲解,为少数民族同胞认真讲述党的发展历史,让少数民族同胞了解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不但增强了少数民族同胞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双语”讲党史,让党史知识入心入脑。相信只要所有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推进民族地区干部双语学习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心和紧迫感,定能确保这项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 2021-04-22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630.html 1 党史学习要接地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