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4月16日,贵州省首个“人才日”活动暨第九届贵州线上线下人才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发出一个重磅消息:从今年起,贵州将每年4月第四周的星期五确定为“人才日”,以最高礼遇和最大诚意致敬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增强各类人才对贵州的认同感、融入感、归属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 “十三五”以来,黔东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并将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强州”战略“总盘子”同规划、同开发,在“引”字上做文章,在“育”字上铆足劲,在“用”字上下功夫,在“留”字上求突破,全州人才总量达到45.9万余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新时代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什么?答案一定还是这两个字:人才。
实践证明,人才是竞争之基、转型之本、跨越之钥,有了人才就能吸引更多的资本,就会带来更多的项目,更能充分地激发各种生产要素的活力。当前,我州正处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新形势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经济转型发展需要一批现代人才做支撑。另一方面,创新驱动发展需要一支科技人才队伍做保障。创新是黔东南发展的短板,也是最大潜力。当下的黔东南比任何时候都亟需人才、渴望人才,需要我们全力推进“人才强州”战略,努力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上下功夫,着力建设一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人才日”的设置,就是要我们努力打造平台,不断拓展载体,创造良好环境,以广阔视野和开放胸怀广纳天下英才,其更大意义更在于彻底改变用人环境,让各类人才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说到底这是“用人唯贤”时代的真正来临,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不管你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不管你是“名校生”还是“普校生”,不管你是“农村人”还是“城市人”,这里给大家搭建了一个公平的舞台,只要有才你就来。公平的环境,给了人才一个宽广的舞台,不要拼爹,不要拼妈,你只需要拼的是能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们只有优化“聚才”机制,探索人才聚集新途径,不断增强我州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只有创新“育才”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新成效,才能进一步提高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营造“爱才”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新平台,才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只有强化“留才”保障,打造人才服务新优势,才能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十四五”已经开启,黔东南将会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和举措,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真正把各路英才集聚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中来,奋力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黔东南新未来提供强劲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