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23日

让图书“漂流”起来

○ 邓为民

笔者因为喜欢看书,加上现在轻点鼠标就能在网上很方便地买书,所以家里的藏书越积越多。由于新书不断在出版,有些书没必要,也没时间再看第二遍,所以一直想给这些书寻找出路。但是,不要说家附近没有收购旧书的店,就是整个城市,旧书店的数量恐怕也屈指可数了。记得前几年,我拿着十几本书送到一家旧书店,店内工作人员开价10元不到,其价等于往返的车费,实在令人哭笑不得。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已经是第26个年头了。每到这段时间个别书店就会举办一些旧书交换的活动,就是读者可以把自己看完的书拿到书店去换别人看完的书。但由于网点较少,或是宣传不够,好像这种活动也没有在社会上掀起多少波澜。最主要的是,书拿少了,专程去一次“不合算”;书拿多的话,来来回回既不方便,又很累人。况且这种活动每年只搞一次,解决不了书迷的根本问题。

由此,笔者想到开在居民家门口的社区图书馆能否承担起这项业务。一是由图书馆来搞图书交换活动比较“专业对口”,因为管理员对图书比较在行;二是社区图书馆离居民家比较近,而且可以全年搞,做到细水长流、永不落幕;三是社区图书馆本来就是社会公益事业,由他们来搞图书交换活动,利国利民,也符合政府提出的“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方针政策。

当然,既是提倡全民阅读,全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在一些公共场合,如地铁站、商场、小区门口、大楼大厅等地方也可以设置一些图书“漂流点”。大家可以把自己看完的图书、杂志放到“漂流点”处,让需要的读者取阅,这些读者看完这些书后,再把书放回“漂流点”,让一本书发挥几本书的作用。正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当你把书放到“漂流点”处时,你不仅是赠给了别人一本书,其实是撒下了一颗爱好阅读的种子,可谓功德无量。

无论是图书交换,还是图书“漂流”,解决了爱书者“书满为患”的顾虑,也扩大了书籍的“传播力”,也是建设书香社会的有效步骤,期待能够早日得以实现。

--> 2021-04-23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787.html 1 让图书“漂流”起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