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25日

三穗县良上镇:

春种有机稻 致富有门道

本报讯 (通讯员 曾胜斌) 耙田、灌水、选种、育秧……近日,三穗县良上镇上寨村有机大米种植合作社带头人杨思政忙得不可开交,“去年合作社产出的绿色大米品质好,在市场上价格高,供不应求。”

穷则思变。2015年5月,良上镇实施“党社联建”新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集中流转土地、农户集体入股的方式,注入资金50万元成立了良上镇上寨村有机大米种植合作社。

“趁着好天气,我们合作社聘请了十几个当地群众到地里干活,争取早日将稻田打理出来。”上寨村农户万大兴笑呵呵地说道。

“我们这里海拔高、气温低、成熟周期长,很适合有机稻种植,所以每个种植环节都要赶早。”在一旁锄草的杨思政补了一句。

据悉,良上镇有机大米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得益于当地海拔、气候、水源的天然优势,加之栽培过程中未受到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污染,生产出的大米颇受市场青睐。

万大兴忙完自己家田地里的活儿,又来到合作社当起了“田保姆”。

“合作社按每亩500元的租金流转了我家的3亩田,每年有1500元的租金,我闲时还经常到合作社参与种植和技术指导。”万大兴和笔者算起了收入账,“算上土地流转费、工资收入和利益联结分红,每年有3000多元的收入,比自己耕种划算得多。”

“去年,大米取得了有机认证,并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畅销到上海、广州、杭州等地,而且大米还未成熟就已经被订完了。”说起如今的营生,上寨村党支部书记、合作社理事长杨思政乐得合不拢嘴。

目前,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合作社现有农民股东294户,其中贫困户169户,共种植有机大米和传统大米450亩,实现户均增收1200余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上寨村有机大米产业的成功,为良上镇产业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以绿色产业发展为导向,采取有机肥代替无机肥、生物农药代替化学农药的生产模式发展大米产业。”良上镇党委负责人说道,“下一步我们将在雅中村流转200亩稻田扩大有机稻种植,通过以点带面做大有机大米产业,进一步稳定脱贫群众增收。”

近年来,良上镇紧盯“产得出、产得优、供得上”的发展目标,以“农资备足、土地耕整、秧苗繁育、种田插栽”为春耕备耕主要抓手,大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等技术培训,让新技术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真正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科学化转变。

--> 2021-04-25 三穗县良上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946.html 1 春种有机稻 致富有门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