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尔柯 记者 王佳丽) 近年来,黔东南州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州委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按照“一二三四五”总体思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扬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精气神,在做强工业经济、推进城镇发展、发展特色农业、提升旅游品质、狠抓产业招商等下足功夫,全州上下大力实施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具有黔东南特色优势的产业体系,奋力开创黔东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州委书记、州政府州长任双组长,分管副州长任副组长的州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产业发展推进中的重大问题,为实施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提供组织保障。要求各县(市)参照州级制定重点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好各县(市)党政一把手抓产业发展的主体责任,形成上下统一、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抢抓新时代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坚持“四个轮子一起转”,做大优势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产业升级,切实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建立保障体系。研究编制《黔东南州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召开全州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对产业发展三年倍增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形成“1+7+N”(即州本级一个总体方案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州属国有企业发展、招商引资、要素保障”等7个子方案以及各县(市)N个产业发展方案)的全州产业发展三年倍增组织保障体系,实行“一季度一观摩、一季度一考核、一季度一排名”的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夯实产业基础。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力争到2023年,全州工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力争实现628亿元、年均增长26%;建筑业总产值达331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达960亿元、年均增长9.5%;农业总产值达512.5亿元,其中林业经济综合产值达40亿元以上;全州旅游业综合收入达14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6%以上。大力实行产业大招商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确保三年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1000个以上、到位资金1000亿元以上,引进优强企业300家以上,压紧压实目标任务倒逼责任落实。
强化要素保障。组建全州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要素保障服务工作专班,将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州政务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落实政务中心行政集中审批责任,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行政审批推脱、散漫等问题。定期召开要素保障会商会议,突出要素服务保障部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行政审批的常规性、特殊性、经验性政策保障,特别是要突出部门配合快、办理手续快、要素保障优等关键环节,按照“建平台、建台账、建机制”的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州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要素保障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五定工作表”加强对项目建设行政审批环节的调度管理,以“晒比评述”奖勤罚懒、奖优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