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26日

解决内涝顽疾要久久为功

○ 贺 成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以近年来内涝严重城市和重点防洪城市为重点,抓紧开展内涝治理,全面解决内涝顽疾,妥善处理流域防洪与城市防洪排涝的关系。(4月25日中国新闻报)

城市内涝是各种“城市病”集中发威的结果,与市民对生活环境的美好追求格格不入,即便属于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无法让人忍受,亟待全面解决。

全面解决内涝顽疾,既要系统建设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又要提升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管理水平,把工作做在平时或者最前头。众所周知,城市内涝受环境气候影响,跟地形地貌有关,同时还涉及排水系统。事实上,以往一些城市内涝频发,而且每每“如约而至”,就暴露出一些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管网不够健全,排水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排水系统建设滞后,以及与城市排水防涝的工作管理水平不高,乃至日常管理工作缺位。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内涝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的几率比较高,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城市内涝几率要低一些。在普遍出现城市内涝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在城建初期,并没有合理设计路面架构,对于路面积水不够重视;但从一些西方建设的角度看,这属于重大设计事故,会给城市生活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全面治理城市内涝,统筹推进城市内涝治理工作、统筹项目建设,把城市内涝治理项目储备和前期功课做足,具体做到竣工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避免反复开挖、“马路拉链”“遍地开花”,避免防洪排涝、治污、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工程相互影响,无疑至关重要。

到2025年,各城市因地制宜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水防涝能力与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要求更加匹配,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这既是令人期待的目标,又意味着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下,中国正处在城市化建设的高峰期,人口和财富不断向城市靠拢,城市面积随之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切实解决内涝顽疾,是提升城市质量关键,事关市民生活质量提升,下多大力气、投入多大都不为过。

--> 2021-04-26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853.html 1 解决内涝顽疾要久久为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