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27日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

——黔东南州引导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村 铁源

眼下,正是天麻种植的时节,记者走进雷山县大塘镇万亩林下天麻产业发展项目种植示范基地看到,村民们正在分组、分片区种植天麻,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优质的天麻除了依靠得天独厚的林下资源优势,还得益于优良的育苗技术和种植管护。村民们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天麻产业的壮大极大提升了当地群众致富的信心,让村民们在家也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为了更好发展天麻产业,雷山县世章天麻开发有限公司定期安排技术员给基地的村民们讲解天麻种植技术。

“我们公司派有8名技术员,每天同步跟村民在这里一起种植,负责教他们如何把种子种好,如何把蜜环菌跟种子结合好,以确保年底的产量和天麻的品质。”雷山县世章天麻开发有限公司技术员李建平介绍道。

为了抢抓最佳种植时间,确保明年能有好的收成,基地从今年大年初五陆续开展种植,平均每天有70余人在基地务工。既解决了县城及大塘镇周边村民的务工需求,同时也为想要学习林下天麻种植技术的村民提供了培训机会。

“一天有一百多块的收入,还有专业的技术员来指导我们,想着学到技术后,有条件了,自己也去种植。现在政策好,在家也能挣钱。”雷山县方祥乡陡寨村村民吴昌英高兴地说道。

据了解,为提高天麻的附加值,实现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运行,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的支持下,大塘镇建设了雷山乌杆天麻产业园,实现天麻种植的菌种培育和成品天麻的精品深加工,让更多百姓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

近日,榕江县也在抢抓好时节,各个育苗基地里忙得热火朝天。

走进榕江县古州镇八吉村的50亩油茶苗圃基地,里面育有200万株油茶苗,为了让油茶苗收益最大化,基地每天聘请10余人进行管护。

“这片苗圃基地有50亩,共育有200万株苗,目前已经种植了30万株,还有170万株。油茶就是建在大山里的‘绿色银行’,让民众可以长期‘提款’。”榕江县国有林场副场长龙见彬介绍道。

近年来,榕江县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发展油茶产业,同时利用林地种植草珊瑚,把发展油茶、草珊瑚产业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

“森林资源是榕江最大的优势资源,榕江的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下一步,我们将充分挖掘绿水青山的经济效益,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全力以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打造践行‘两山’理念黔东南实践。”榕江县林业局党组书记银政说。

“十三五”时期,我州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引导绿色生产方式,挖掘绿色发展潜力,推动形成绿色资本快速转化为经济发展动力,带出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截至2020年底,全州共建成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62个,林下经济种养面积突破100万亩,建成林下经济“百千万”工程基地2628个,全州林下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

--> 2021-04-27 ——黔东南州引导绿色生产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1 1 黔东南日报 c157988.html 1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红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