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27日

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的教育策略

○ 锦屏县三江中学 杨从东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绿色化学”逐渐成为化学发展的重要态势,这对绿色环境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着积极的意义。

“绿色化学”又叫作环境无害化学,是以保护环境为基础的新型化学。而“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高中化学教学中。这与当前党中央提出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的治国理念高度契合。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化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化学教学中对“绿色化学”认识不足。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更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将“绿色化学”融入教学环节,学生甚至不知道“绿色化学”的概念,没有在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素质等方面进行引导培养。

2、传统化学实验缺乏“绿色化学”观念。教师往往在化学实验中,对实验涉及的化学材料不够重视,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防范不够规范,缺乏科学、严谨、规范的制度约束。因此,在实验中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或危害环境的事故发生。

二、“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绿色化学”对于绝大多数的化学教师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概念,目前化学教材中的诸多内容也和“绿色化学”相一致,这充分地展现了国家绿色发展的化学观。

1、化学概念的建立和“绿色化学”理念相一致

教材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环境污染、温室气体、三废等概念,在介绍概念的过程中,还重点分析了出现污染的原因以及危害,从减废和减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循环操作的概念等。这些看似普通的中学化学教学充分地展现出了“绿色化学”的理念,这就为开展“绿色化学”教学奠定了基础。

2、元素化合物的编排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

在编排元素化合物的内容时,里面提到“绿色化学”元素的教材中,有关于元素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内容,所以重点介绍了有毒气体该如何正确地使用和储存等知识。

三、“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对环境的影响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资料。由于高中化学教材中涉及很多与环保相关的知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时,必须要根据现实生活和现行教材内容,在保证原有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适当渗透“绿色化学”知识,实现“绿色化学”元素与原有内容的完美结合。通常化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化学知识融入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要从实际生活入手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使学生感受与意识“绿色化学”思想的作用的情感价值观与科学态度,对“绿色化学”的作用进行深入了解,学以致用。

如在讲解空气的成分一节课时,除完成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多少教学外,给学生提供新的数据,对学生再加以引导、点拨,学生共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越是人口稠密的地方和工业发达的地区,污染就越严重,二氧化碳的含量就越高,所以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空中常有白茫茫的似雾非雾的烟尘在飘荡。为了加深学生对当今空气污染的深刻印象,教师给学生留一份作业:调查本地的空气质量。允许上网查询有关资料。通过学习、调查,学生不仅对所学知识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理解,更主要的是树立了环保意识。

2、通过课堂教学的深化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学化学要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转化为行动。如在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学生知道了可以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确定工厂排放的废水呈酸性还是碱性。教师可启发学生:如果你是老板,你的工厂排出来的污水呈酸性,被环保部门确定不合格,判罚款,你该怎么办?同学们都能指出:利用碱性物质来中和反应,达标后再排放。如果呈酸性就加碱性物质中和,如果是碱性就加酸性物质中和。学生们想象的空间不断扩展,创新精神得到提高。同时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中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当学生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结束时,可引导学生讨论实验废液怎么处理的问题,大家形成一致意见:把实验用过的废液都集中起来,倒入专门的盛纳废液的器皿中,除了能回收的加以回收外,其他集中处理,确保不造成污染。学生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升。

3、加强实验室管理,提升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

实验室是师生开展化学实验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产生污染的地方,务必保证实验室的干净整洁以及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也要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将实验药品保存好,建立起严格的取用和回收机制。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教师就要跟学生强调如何规范地使用实验室中腐蚀强的试剂、有毒的气体,让学生知道这些试剂对环境乃至人们的身体健康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很多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但是实验过程的绿色化还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前提下,需要学生在实验之前,就要将实验计划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让绿色的化学理念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内心。

4、在实验教学中注重无机化学实验的改革

“绿色化学”对化学品的要求是不使用危害品;减少化学品的使用量,尽可能地循环使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和编排无机化学,将可能存在的危害降到最低,实现无机化学实验的改革。比如说,在实验内容上尽可能减少成本高的、药品消耗多的实验,尽可能地增加能够提升学生观察力和整体素质的制备实验。这样在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的基础上,也可减少试验品的投入,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保护了环境。

5、对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物做好处理工作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如果不经过一定的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对生态环境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物做好处理工作,严格要求学生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物处理好,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绿色环保的意识,同时还能够加强“绿色化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

6、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促进资源的节约

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操作方法,但是所有学校,每节课都这样不断地进行试验,不仅浪费资源,同时还容易产生更多的污染。因此,需要加强多媒体教学视频的使用,使得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视频就能够了解到化学实验的操作方法,还能够看到化学实验的现象,同时还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有害气体的产生,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内容。而且,多媒体教学视屏,能够不断反复地去看,当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不断地观察回放,促进理解。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实际,在课堂教学与化学实验中适当渗透绿色化学理念,优化调整教材内容,强化学生环保意识,有机结合素质教育与绿色理念,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绿色化学”理念对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绿色化学”和保护环境的思想,并将这种意识化为行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应该成为广大化学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化学教师有了这份责任感,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起点上就开始有了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意识,这样化学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的美好生活。

--> 2021-04-27 1 1 黔东南日报 c158011.html 1 论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的教育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