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明鑫) 近年来,岑巩县为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采取“社区+”模式,成效显著。
“社区+党员服务”。采取“8+N”模式,积极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在工作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时间到居住地社区或易地搬迁社区报到服务,引导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自愿认领1项以上社区服务事项,开展政策宣讲、民意收集、技术培训、文明创建、困难群体帮扶等。截至目前,全县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3000余人,主动认领社区服务事项3500余项,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980余件。
“社区+智慧管理”。打造社区“1+1”云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开通线上预约就诊、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生活服务、社区建议反馈等便民利民服务,通过集中培训、个别指导方式,引导社区居民运用大数据资源参与社区管理。截至目前,实现预约就诊2000余人次,提供就业咨询5000余人次,推动就业2000余人。
“社区+法治服务”。以“庭站点员”建设为契机,设立社区法官工作站和法官工作点,大力推行上门立案、车载法庭、巡回法庭等,丰富巡回审理、便民诉讼方式。
截至目前,全县设立法官工作站12个,各行政村设立法官工作点30个,在移民安置点设置巡回法庭2个,实现诉讼服务全覆盖。2020年来,共化解农村社区(村)、城市社区(居委会)矛盾纠纷546件;共上门立案200余件,上门送达400余件(次),开展巡回审理267件(次),巡回调解96件(次)。
“社区+居民自治”。坚持“民主协商、区民自愿”原则,引导社区制定居民公约,对社区居民权利与义务、社区环境卫生规范、社会治安、民俗婚育等进行明确细化,设立居委监督委员会,按月对社区守约情况进行评比,对社区优秀先进典型进行公开和表彰,对违规违约的反面典型予以曝光和批评,促进社区公约的遵守和落实。截至目前,引导18个社区完成自治公约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