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大地乡初级中学 王 琴
古诗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初中古诗文教学对学生的诸多方面的培养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在备战中考中,古诗文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古诗文的实际教学里,往往事与愿违,收效甚微。语文古诗文教学对于每个语文一线教学的教师而言任重道远。古诗文所带来的历史厚重感让学生望而生畏,加之初中生思想与阅历尚浅,若教师不因地制宜地教学,久而久之,便会越教越难。诗歌是中国美育的代名词,如何有效地进行诗文教学实践,值得我们多花心思,多维度思考教学方法。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从对古文、古诗逐一展开论述,浅谈对初中诗文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古文与现代小品相结合
初中的古文较小学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古文篇幅增多,文体增多,文章寓意深厚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时间线转化到学生熟悉的当下,用他们能感知到的方式去理解古文深意。教材要因材施教,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例如:在设计《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教学环节里,我让学生自主合作完成翻译学习,让他们在学会积累实词与虚词的基础上理解文本。学生消除《陈太丘与友期行》文意障碍后让他们合作将《世说新语》中的这篇小对话写成现代小品,然后小组合作把写出来的小品排练出来展示交流。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将小品与古文有机组合,让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把精力放到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潜力,学会合作学习,将课堂所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收获了知识,学会了思考。相信“实践出真知”,敢于创新,将艰深的古文化与小品灵活“嫁接”,可以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散性思维。在积极的教学指导里,能很好地消除对古文学习的心理障碍。
当下教育中,群文阅读是一种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的教学方法。“通过‘1+X’的教学模式,通过知识与经验的迁移,有效地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积累知识和素材,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古文教学中我将篇幅较短的人物对话体古文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进行类文阅读。我以人物描写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去更好地理解文本,指导学生揣摩文本人物角色,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去把古文写成现代小品,并展示分享。例如:七年级上册《陈太丘与友期行》和《杞人忧天》,七年级下册《卖油翁》,我都以小品表演的形式来辅助古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本身的理解,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口语交际能力。运用古诗文与小品结合教学,在三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成果,学生学习古文从枯燥的知识串联变成了知识多元化的在线,古文成绩也有显著提高。所有的艺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通的。小品艺术与古诗文都已在我国皆是源远流长的艺术精粹,将两者有机结合,进行语文古文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水品,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以锻炼与培养,不失为一种实操性强的教学方法。
二、古诗与音乐的有机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授课的方式多元化。善于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喜好,借助新媒体、新软件app辅助教学,让课堂氛围达到更好的效果。
纵观中国历史,在长达五千年辉煌灿烂的艺术长河里,曾涌现出无数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不但给当代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当代音乐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大量音乐以古典诗歌为词,通过编曲配乐等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古典风格艺术歌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珍视。中国古典诗歌名篇为当代音乐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它继承并发扬了我国的古典文化,使我国的诗词艺术以音乐的形式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因此在当今的声乐表演实践领域,古典诗词歌曲的演唱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利用现在的抖音、希沃等将人们重新谱曲的诗歌下载下来,让本来难记难懂的古诗词在音乐旋律中产生美育享受。
在语文教学里,我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去了解古诗的背景,有了基本认识后去理解诗文内涵。我利用抖音平台的音乐来辅助教学,播放教学的古诗改编的歌曲,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喜爱,让他们爱上古诗课堂,爱上学习古诗。比如音乐版的《天净沙·秋思》,有许多人谱曲加工演唱,我会挑一个比较接近新课程标准理念的版本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让学生很轻松地进行古诗教学。近年来许多古诗又再次与音乐“接轨”,很好地让诗歌得以多元化的理解与记忆。现在诗词大多沦为课本机械的背诵,考试知识点储备,失去了原有的人们抒情达意的灵魂与内在意义。中央电视台的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通过咏唱的方式让我国的古诗词找到再生的可能,让人们能梦回诗词繁华的年代。将诗词咏唱出来既能传承古代传统文化,又能赋予它们新活力,同时又有当下的文化融入,别有一番风韵。在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今天,可以将古诗用唱的方式教授给学生,实现高效有趣的教学模式。在七年级的语文古诗教学里,我会先去了解学习古诗存在的困难,然后根据诗词特点选择音乐教学,力求做到学海无涯,实现有效课堂。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便采用古风音乐教学,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诗的情感。对于刚踏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生活在网络、交通高度发达的当下,理解不了古代“离别”“左迁”的分量,我通过古风舒缓而伤感的音乐让他们理解旷世奇才李白在听闻好友王昌龄被贬谪后复杂情思,理解属于古代人的友情与浪漫。通过歌谣一字一句将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诗词古韵传达得更加完满。在音乐的加持下,学生享受到千年时空的盛大宴席的魅力。在授课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在完成教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地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有趣,将古诗文的意境与音乐有机组合,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诗歌的音韵美,让他们更好地将诗歌这种文化精粹传承下去,让诗歌在历史长河中滋养心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总而言之,时代在变,要把经典更好地传承下去,教师便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积极学习,吸收更多新的知识,遵循语文新课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培养意识,打破学生对古诗文的刻板印象,积极提高学生鉴赏古诗文的水平,将诗文有效地与小品、音乐、新媒体等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相信会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诗文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