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远县文德民族中学 袁 义
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贯彻落实,教师和学校也渐渐意识到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高中生物这一学科来说,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等都有重要作用。而思维导图这一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课程重点和课程脉络进行梳理和分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和学科体系,更好地进行生物学习。
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方式能够将抽象、繁杂的知识内容通过简单明了的方式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对于梳理知识脉络,把握知识框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时,也可以通过使用思维导图这一方法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体系,并对已掌握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的知识体系相对较为复杂和抽象,学生在进行记忆和理解时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将会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巨大的阻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完成对知识脉络的树立和把握,帮助学生迅速建立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更好地进行生物学习。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进行理解和记忆。
(二)梳理知识结构
事实上,高中生物教材在进行编写时缺乏一定的顺序性和结构性,导致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产生一定的困难和阻碍,且缺乏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在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在讲课时仍旧使用落后的“填鸭式”灌输,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时间,使得学生难以建立完整的生物学科体系。通过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导图的模式,有效地对自身的知识进行完善和改进,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和掌握,做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措施
(一)利用思维导图课前预习
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相对难度较大,学生如果不提前进行预习,在课上听课时将会难以跟进课堂进度。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提前布置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课程预习,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接受能力的目的。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通过预习,将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一课的思维导图整理出来,并在难以理解的部分提前做好标记,在课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听讲。
(二)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记笔记
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难度较大,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学生仅凭自己难以对大量的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掌握。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笔记的摘抄和整理,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巩固和完善知识体系。
(三)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巩固复习
以人教版的高中生物为例,教材在进行编纂时,一般是按照一定的内容结构来进行划分的。因此,在进入复习阶段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模式,帮助学生进行完整的复习。同时,这种思维导图式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全面地掌握知识内容,发现自身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
比如,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的总复习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列出这一册书的总体思维导图,对于学生在做思维导图过程中出现的迟疑和漏洞,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复习和讲解,以便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应用于章节或者整本书的复习上,对于具体某一段理论的背诵上,也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于难以记忆和背诵的长句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总结每一层次的主要中心思想,画出其对应的思维导图,最终再让学生对照思维导图进行背诵和记忆。这样,背诵难度得到了降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其他的学习。
简而言之,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当中,不仅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进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迅速抓住知识框架和脉络,更好地进行思考和掌握。同时,通过学习思维导图的方法,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抓住生物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悉心地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难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