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28日

边远农村七年级语文起始教学应注重培养几种能力

○ 黎平县龙额镇初级中学 潘才敏

我在边远农村初中任语文教学多年,遇到很多刚上七年级的新生语文基础相当差,如不掌握汉语拼音、字词句积累很少,不会作文等,很难教学。鉴于此,笔者认为边远农村中学七年级语文起始教学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几种能力,方能做好下步语文教学的过渡衔接。

一、指导熟练使用工具书,培养勤查字词典的能力

边远农村刚上初中的新生识字量少,常读错字,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能很好地使用工具书。为此,教师可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字词典的知识,要求学生人手备上《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每次布置新课预习时,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练习巩固的机会,借助工具书,扫清语言障碍,凡遇生字新词一律自己查字、词典解决,并在课堂上进行音、行、义的检查订正,使之逐渐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

二、指导学生读书用脑,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能力

在语文教学全过程中,尤其是对边远农村的七年级新生,更要自始至终地启发学生思考,让思考构成一座桥梁,使其贯通新旧知识。我们使用的现行教材,每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老师决不可越俎代庖,引导学生自己在读中思,做到思之有物,思之有路,在导学案中多设计一些有启发探究性的思考题,这样,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情绪逐渐高涨,进而做到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反复玩味,久而久之会达到学有所得的效果,自主探究能力会逐步提高。

三、指导学生听讲,培养认真听记的能力

听讲心必专,边听边记录,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技能之一。针对七年级新生,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第一、一般的知识在师生共同活动的基础上,由教师明确口述,学生集中精力记录,遇到难度较大的知识教师简练地写在黑板上,以减少学生笔记的困难,这样“由简而繁,由易到难”,铺好“台阶”,以达到提高听记能力的目标。第二、要致力培养学生听讲心专的习惯。不管是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应当耐心专注地听完,要引领学生不只用耳去听,更应该用心、用神去听,而且要手脑并用,边听边记,把重点、难点、疑点记下来,这样,一节课下来,收获就不小,长此下去,既便于课后进一步消化课堂上的内容,又助于巩固复习积累知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随之提高。第三,平常教学、综合学习、口语交际活动等也要经常进行“听问、听述、听写”的训练,如布置作业或其他训练题,绝不要板书,要“老师念题目,学生记题目”等,以尽快养成认真听记的习惯。

四、指导学生金口常开,培养大胆说话的能力

语文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刚上初中的学生,有的胆怯害羞不敢讲话,有的虽然喜欢发言,但常常是思考不周,凭借热情或激动,回答问题质量总是不高。对此,作为语文教师决不可行事粗鲁,简单否定,打击其积极性,而应注意激励引导,积极为他们营造大胆说话的氛围。同时要对学生说话提出以下具体要求:一要听清楚问题才能回答;二是发言要围绕主题中心;三是说话声音要洪亮,吐字词要清楚;四是表述要注意条理,语言顺畅等。训练方法要多式多样,可以是朗读课文,可以是课堂回答问题,可以是背诵课文或精彩章节,可以是复述课文中故事情节,可以是介绍某事物,可以是介绍自己某件事的经历,可以结合“口语交际训练”强化,不定期组织演讲、朗诵、讲故事等项目比赛。这样金口常开,持之以恒,对提高学生说话表达能力必有裨益。

总之,“万丈高楼平地起”,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离不开打好基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打好七年级学生语文的基础,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好上述几种能力,才能为日后深入学习语文打下良好基础。

--> 2021-04-28 1 1 黔东南日报 c158154.html 1 边远农村七年级语文起始教学应注重培养几种能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