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4月30日

我州“五步走”高质量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人选准备工作

本报讯 (通讯员 刘佳雯) 为全面推动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黔东南州早谋划、早部署,通过抓实班子研判、人选储备等措施,从严从细从实做好换届人选准备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

强化组织领导,织密织牢“责任网”。在省级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起草了《关于做好全州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责任和措施,初拟了村(社区)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换届工作操作流程;梳理了《黔东南州第十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时间表》,列出四个阶段的时间表,序时推进村(社区)“两委”换届人选准备工作。

注重源头培育,坚持下好“先手棋”。印发《关于从优秀退役军人队伍中培养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的实施方案》,全面摸排退役军人现状,建立军地培养、结对帮带、实践锻炼等机制,加强对869名退役军人村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将651名优秀年轻退役军人作为村级人才储备,推动依法依规按程序吸纳为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或村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开展“七个一”活动做好春节返乡农民工联络服务和走访座谈工作,通过召开返乡人员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着力从优秀大中专毕业生、返乡人员中发现、回引一批优秀人员,目前共有5967名优秀返乡人才纳入台账管理,将1981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管理,动员进入村“两委”工作。

抓实提前谋划,建立健全“人才库”。起草《关于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深化“选、育、管、带、用”五位一体村级后备力量培育机制,再次对全州村级后备力量履职能力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对年龄50岁以上和初中以下学历的村级后备力量进行优化调整,从年轻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培育充实一批村级后备力量。目前,全州村级后备力量12876人,其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有12343人、占比95.86%;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上占比100%,高中及中专以上学历占比51.79%。

精准分析研判,严格把牢“人选关”。全面落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部门备案管理制度,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对全州村“两委”班子拟继续推荐提名人选进行研判,切实把好政治关、廉洁关、能力关。经统计,全州2233个村拟继续推荐提名村党组织书记共1167人、占52.26%,村委会主任(不含“一肩挑”)598人、47.01%。

提高待遇保障,做强做优“定心丸”。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经费保障的通知》,探索健全村集体经济奖补村干机制,稳步提高村级运转经费,明确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提取部分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用于奖励村干部,并以县为单位健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绩效考核办法,提取部分收益奖励村干部,不断增强岗位吸引力。

--> 2021-04-30 1 1 黔东南日报 c158270.html 1 我州“五步走”高质量做好村(社区)“两委”换届人选准备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