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5月08日

女儿回国

□ 李田清

2020年10月25日,女儿完成学业,终于回国了。

女儿留学德国,前后整整6年。2000多个日夜,弹指一挥间,起程赴德就像昨天,瞬间便成了过往;2000多个日夜,肝肠寸断的牵挂、刻骨铭心的思念,顷刻间化成了奔涌的热泪……

虽然,德国留学这条路很长,也很苦,但这是一种历练,是一笔财富,有酸、有甜、有苦、有涩,有忧伤惆怅,也有欢歌笑语,更多的是对这一段宝贵时光的纪念和致敬!

2011年秋,在天津大学读大二的女儿,正式开始选修德语,并为到德国留学作准备。

当年的年底,我出差北京,丹丹等几个好友为我接风洗尘,席间问到小孩的情况时,我透露了女儿的想法。几个好友十分诧异,都说德国人过于严谨,是世界上最难毕业的国家,她们也有朋友的小孩在德国留学,但多年了一直毕不了业。

回来后,我查阅了许多德国留学的资料,看后更是有些忐忑不安。留学德国难毕业,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德语难学。在国内,通常很少有人在大学以前就接触德语,基本都是上大学以后或决定要去德国留学,才开始学德语,开始学起来自然很吃力,而且德福的考试要求也很高。

其次是学制自由。德国大学的课程、考试、实验等都是自己安排,不像国内那种统一安排、统一毕业。这种学制,对每个人的自律要求就很高了,抱着混文凭心态的,肯定就毕不了业。因此,去德国留学全凭实力,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能毕业。而且德国考试难度首屈一指,部分课程是传统的笔试,但大部分课程是口试。

但女儿的决心已定,大学的后三年,利用课余时间刻苦学习德语,靠自身实力和天赋,于2014年专业考试顺利过关,拿到了去德国留学的签证。

德国是欧盟经济排名第一、GDP世界排名第四的大国,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战争洗礼依然挺立世界的前端。这里有梦幻般的古堡、金碧辉煌的皇宫、叹为观止的教堂;这里是现代艺术的发源地,大师辈出,巨匠云集,歌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贝多芬……

近年来,德国逐渐成为中国学生新兴的留学地,主要是费用实惠、学历的含金量高等原因,使得德国留学狂粉的数量迅速上升。

女儿之所以选择留学德国,原因有三。

一是留学费用低。德国的国立大学,对国外考上的所有留学生,实行免收学费,每个学期只收取少量的注册费。德国的物价,和国内一线城市差不多,并且在校注册学生,可获得当地公共汽车的免费或半价乘车。一年下来,包括吃、住、行所有费用,也只在七八万元左右,工薪族家庭省吃俭用一点,也基本能够承担。

二是学历的含金量高。说起德国,在大多数人心中的形象是严谨,乃至一丝不苟。德国向来以公立教育闻名于世,教育制度完善,教学要求严,教学水平高。由于德国的教学和学术严谨,有时候甚至近似于古板、苛刻,使得德国的文凭成为全球含金量最高的国家之一。

三是专业对口。德国工业十分发达,诞生了奔驰、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大众、保时捷等不下50种国际大品牌,可以说是建在工业上的国家。德国的理工科在世界上的实力很强,而女儿在国内读本科时,学的就是理工科,专业对口。

其实,从内心来说,我是不希望女儿出国留学的,一方面是担心安全问题,尤其是一个女孩子;另一方面是担心女儿留在国外不回来了,我们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如果她不回来,我们指望谁来为我们养老?有人说,你们夫妻俩到时可以一起去德国啊。不过,我从来没有这个打算,去不去得了先不说,但国外的气候、饮食、风俗我肯定不习惯,语言又不通,更重要的是,我不愿意去人家的国家当三等、四等公民。

于是,我给女儿“约法两章”:一是毕业后必须回国,二是不准找外国人做男朋友。事实证明,这两条女儿都做到了,不仅回了国,找的男朋友也是同校的中国博士留学生。

2014年10月27日,女儿拉着两个沉甸甸的行李箱,独自飞往德国求学。

那天是星期一,天气很好。在凯里火车站,女儿很坚强,一直微笑面对我们,只是临别之际,心中多了几许惆怅。

目送女儿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车站检票口,我的心瞬间变得空空落落,妻子忍了很久的泪水,终于奔涌而出。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此时,我又想起了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目送》里的这段话,不禁怅然若失。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子女,我们每天目送父母的容颜老去;作为父母, 我们每天目送孩子背着书包的背影远去。这就是人生,再多的遗憾和不舍,都只是生命的过程,我们只能往前走,只能珍惜。

想着女儿这一去,要独立面对一切困难、挑战,甚至挫折,她能适应这全新的生活吗?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她祈祷。

当飞机落在柏林泰格尔机场,过了海关,出了机场,看到陌生的城市和满街的德文,女儿既紧张又新奇,这时她才有些后怕,竟然这么大胆,只身来到了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

女儿就读的学校,是斯图加特大学机械专业。这所学校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斯图加特市,始建于1829年,不仅是德国顶尖的国立理工大学之一,也是在工程技术领域享有盛誉的世界著名理工大学。它是德国九所顶尖理工大学联盟TU9成员,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斯图加特大学位列世界第260位 ,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都进入了世界前100名,其中机械工程位居世界第36位,德国第3位 。特别是斯图加特大学建在全德国最有名的精密化工机械区,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如戴姆勒-奔驰、博世、保时捷、汉莎等。

留学生活开始了,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陌生的同学,新的语言交流方式、新的起居环境、新的饮食习惯,这些都需要去适应、去融入。

虽然,留学的人生经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但光环中的日子,并非全是光环,在人们羡慕的目光中,需要战胜一个接一个的困难。

初到德国的半年里,是女儿最难受、最难熬、最想家的阶段。从憧憬留学的美好梦境中,突然降落到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原来的喜悦,顷刻间化成了无助。我告诉女儿,你遇到的这些都是正常的,在国内同样天天发生,只不过有父母这块“盾”挡着,“矛”不找你罢了。这个时候,你除了坚强和努力,别无选择。

令人欣慰的是,女儿的学习非常刻苦和用功,每天早上7点就开始学习了,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连假期和节日都在学校里学习,每天都是“教室/实验室——宿舍——教室/实验室”三点一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四年多时间里,女儿不但完成学业毕业了,而且取得了科科优秀的成绩。同时,女儿还出游了法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饱览他国风光,体验异域文化,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

六年的青春岁月,女儿曾经苦过,也曾经乐过,在苦与乐的磨炼中,她懂得了思考,学会了判断,努力勇往直前。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怎样去拼搏,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六年的相隔万里,我们随着女儿的高兴而开心,随着她的困苦而难过,随着她的坚强而欣慰。回头看看走过的路,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女儿把它留在了德国,而刚到德国的那段艰苦岁月,成了她一生的财富。

六年的海外留学,女儿的羽翼逐渐丰满,充满朝气和信心,就像一只快要长大的鸟,即将飞翔于辽阔的苍穹。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女儿遵守了我的“约法两章”,选择了回国效力,并入职上海华为研究所。虽然受疫情影响,毕业后耽误了一年多回国,但最终还是如我所愿回来了。现在,她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仰望高空,俯视曾经。

放下过去,把日子归零。过往的日子,已成历史,就留给记忆,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日子,给自己一个微笑,给自己一些快乐,笑看季节轮转,喜迎日出日落,不急不躁,淡定从容,不负岁月,不负青春。

从头开始,让心归零。要懂得,攥紧巴掌,手里什么都没有;张开双手,就会拥有整个世界。

人生没有终点,永无止境。亲爱的女儿,愿你用不倦的足,丈量人生的履历,用不停的桨,驶向人生的航程。

--> 2021-05-08 1 1 黔东南日报 c158693.html 1 女儿回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