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乾礼
民营经济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人士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黄平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当前,要让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促进民营企业“两个健康”发展作为黄平全局性工作、创新性载体来抓,这是推动黄平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条主线。全县上下要动员起来,社会各界要行动起来,凝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形成党政力促力保、民企敢打敢拼、全社会富商安商,共推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一、黄平县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
从笔者到过的贵州黄平尖峰水泥有限公司、贵州黄平农博翔公司谷陇养牛基地、黄平县忠源圣服饰有限公司、湖北裕菇谷陇香菇产业基地等一些民营企业的调研来看,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多重困难,一些体制、机制因素难以破解,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硬件环境差(交通基础设施)、营商环境有待改善、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良,跟踪服务工作衔接不好。事实上,这些困难和问题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重矛盾交织的结果。
首先,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上级有关民营经济的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近年来,黄平县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不少落实不好、效果不彰。有些部门和乡镇对中央、省、州及县委、县政府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不应该有的政策偏差,在平等获得扶持与保护、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差距。有些政策制定过程中前期调研不够,没有充分听取企业意见,对政策实际影响考虑不周,没有给企业留出必要的适应调整期。有些政策相互不协调,政策效应同向叠加,或者是工作方式简单,导致一些初衷是好的政策产生了相反的作用。
其次,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扩张速度会放缓,但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市场有波动、经济有起伏、结构在调整、制度在变革,在这样一个复杂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是难免的,是客观环境变化带来的长期调整压力。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民营企业需要逐步适应。民营企业自身的原因同样不能忽视。
三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黄平县还有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
二、黄平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性和做法
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是支撑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黄平县在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各职能部门积极行动、整体发力,想方设法创新举措、千方百计消除不利影响,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事,与民营企业一起形成合力,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今年是全面推进“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实现全县经济发展时间紧、任务重。在黄平奋力前行的快车道上,我们仍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顽强拼搏,更好地激发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凝聚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推动民营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努力创造经济发展新奇迹。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上下联动。当前,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时不我待,县直各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推进民营经济“两个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县乡党委政府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作用,靠前指挥,一级带着一级干,心无旁骛抓落实,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相关职能部门要牵头抓总,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积极履职尽责,主动支持配合;县乡两级要加强上下对接,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2、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服务理念。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该给企业的要给企业,该压缩的压缩,该简化的一定要简化,真正给企业营造一个宽松充满活力的发展空间。杜绝多部门执法、重复执法,强化涉企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切实改进服务质量,真正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我与企业共繁荣”的理念,让企业办事更便捷,让企业家做事更顺心。把“让群众办事不求人,企业办事更便捷”作为目标,在年度考核时邀请企业参与评价,倾听服务对象的心声。简化申请手续,尽量压缩审批时限,最大限度减少前置审批事项。实施“最多跑一趟”的服务承诺,工作人员所说的话,该做的事一次性给企业说清楚。而不要一次说一件,跑完这件跑那件,真正做到一趟全跑完,一次全明白。做到企业只需递交各项材料即可,后续程序则由政府部门内部协商进行,跑完一趟就可以在家安心等待结果。建立“领导服务企业月”制度,集中快捷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难题。对企业检查指导规范化制度化,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检查指导等各项规章制度,各类检查必须有充分依据,不能随意检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对企业的检查,应通过工商联或其他第三方机构联合进行,提高检查的透明度和精准度,提高检查效率。检查要先行下发检查指导意见,企业参照有关意见进行自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先行整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意见,使企业尽快达到标准。要慎重使用罚款、停产、停业等强制措施,检查的目的是为企业发展,真正体现“政府为企业着想”的理念,强化监督问责,对违法违规干扰企业正常经营行为,依法依规查处。
3、发挥财政职能,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支持及配套措施,制定并强化落实具体的实施办法,从税费优惠等各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各项政策扶持。县级财政部门每年直接注入一定额度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方式,壮大一批有发展、有潜力的企业,形成一定的带动机制;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信用环境。改变金融机构单一的注重抵押、质押的观念,将保证方式扩大到信用保证、动产质押、第三方担保、企业主信用、其他权利保证以及未来现金流保证等方面。
4、坚持务实重干,凝聚强大合力。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重在实干。县直各部门要始终保持奋勇争先的精气神,坚持一切工作具体化。只有奔着矛盾去、迎着困难上,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积极作为、务实重干,把过硬作风展现在企业项目现场、把良好形象树立在企业家心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纾困解难、优化环境,架好政企有效沟通“立交桥”、注入惠企政策落实“催化剂”、当好民营经济发展“助推器”,凝聚起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5、发挥企业家实业强县的作用。营造尊商重企的浓厚氛围,做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培养更多优秀企业家。更好发挥民营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量质并举。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提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开拓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活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山至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是岸。”进入新时代,黄平县民营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建设生态美百姓富新黄平的道路上还任重道远,需要全县上下齐心协力、不懈奋斗。前进的道路上,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信心做好民营经济工作,展现智慧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努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黄平更加出彩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共黄平县委常委、县委统战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