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琳 龙江 杨晓梅 宋璞
70多年前,为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与强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志愿军以坚强、无畏、勇敢,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他们用青春生命,缔造了一代中国人的伟大与光荣!近日,笔者来到黄平县重安镇镇五福村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家中,听老人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在张启贵老人家中,87岁高龄的他正坐在椅子上翻阅着过去的那些老照片。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老人依旧精神矍铄,谈吐清晰。1933年出生的张启贵,在谈及往昔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时,仍然记忆犹新。
1952年,年仅19岁的张启贵在国家的号召下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对自己加入的队伍名称,张启贵依旧记得十分清楚,中国人民解放军7463部队。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持续激烈,张启贵所在部队接到赴朝命令,全体战士参战决心高涨,直奔朝鲜而去。张启贵老人回忆到,当时在前往战场的路上,还遇见了很多的朝鲜妇女群众,他们十分感谢部队的到来,在路上给部队准备了很多的鸡蛋送给志愿军。“当时我们都有最坚定的信仰,一定要帮助流离失所的朝鲜人民,打赢这场战争。”尽管当时头顶上是敌人的飞机在到处轰炸,但这些都没有让张启贵所在部队的战士们感到害怕。
“部队刚走到了大孤山,就听说停止战争了,当时朝鲜宣布消息是假的,于是我们就在等,等了大概有半年的时间。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也没有停下来,而是修战壕、修碉堡,以防再次发起战争,我们准备好一切后备军工作,让我们的军队无后顾之忧。直到后来确实宣布停战,我们才准备回国。”张启贵老人谈到抗战细节的时候,老人眼睛里全是坚定必胜的信念。
凭着这种舍生取义、不畏艰苦、始终保持着高昂士气的战斗精神,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回家的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张启贵随部队转到了黑龙江的时候,接到任务说有座山,山上全是土匪,他们不仅抢老百姓的东西,还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我们当时接到上级命令,命令我们必须把土匪消灭。当时也感谢党对我的信任,提拔我为班长。作为班长,必须要带头,于是我就冲锋在前。在观望敌人在什么地方的时候,有一个土匪看到了我,一枪过来,打到了我的手腕和头皮,负了一点点伤。之后大部队及时赶到,就把土匪一并消灭了。”张启贵老人把袖口挽起来,看着曾经被擦伤的伤口激动地说。
1958年张启贵就退伍了。退伍后,组织把他安排到施秉公安局看守所工作,后来又转到黄平公路管理段(当时的黄平养护段)马场道班工作,公路管理段每天的工作就是修补泥路,保障路面畅通。虽然每天工作总免不了一身泥泞,但张启贵老人却乐此不疲,一直工作到1983年才退休。
虽然战争过去了很多年,但每次回忆起当时的战斗情景,张启贵依旧慷慨激昂、激动不已。如今,只要有机会,他总要在各种场合讲述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教育大家不忘历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他也衷心的期望,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现在的年轻人能够踊跃报名,像他一样走在保家卫国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