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正道) 近日,雷山县永乐镇张某莲的13岁儿子平某某因为玩手游,将张某莲银行卡里的钱刷了1万余元。生活并不宽裕的张某莲整日以泪洗面,不知道该怎么办。所幸在当地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挽回了部分损失。
4月27日,雷山县永乐镇村民张某莲到银行取钱时发现,自己的银行卡只剩1千多元,“我之前存有1.3万余元,最近没有取钱,是不是银行卡密码被盗了?”张某莲赶紧向永乐派出所报警。
“这可是我养了两年的猪,卖后给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据张某莲介绍,她没有工作,在家看管儿子,生活比较拮据。当时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调取了银行卡明细账单,短短两个月,她的银行卡账号给深圳某公司游戏账户转账150余次,共计1万余元。
账单上显示,从今年的3月5日至4月22日,她的银行卡支出几百元、几十元、几元等金额不同数字出现。民警看完消费明细,让张某莲带小孩来问问实情。
“去年疫情买部手机方便儿子听网课,手机绑定了银行卡,但没开通消费短信提醒,没能及时发现这事儿。”张某莲很是后悔。
张某莲去学校找到儿子平某某带到派出所,党员民警询问平某某才得知,今年3月份以来,他一直都在玩多款手机网络游戏。短短两个多月,平某某在游戏账户内充值近1万元,这些钱全部用于购买虚拟商品。“儿子平时用手机学习,结束后玩会手机游戏我也没太在意。平时买东西总带着儿子去,没想到儿子能记住自己的银行卡密码。”这让张某莲很吃惊。
4月27日当天,民警接待求助的张某莲和哭着不愿意见人的平某某,他玩网游是同学教的,“我们班好几位同学都在玩这些游戏,看着他们角色不断提升,我也想提升。我也不知道会刷妈妈那么多钱,只是想比同学更厉害些就买了。”平某某说道。
民警拿着张某莲买给平某某的手机,打开手机屏幕一看,上有很多种游戏,登录其中一个游戏的界面,里面的虚拟商品琳琅满目,游戏内的角色、装扮、道具有数百个。“网络游戏太坑人了,警察求求你们帮帮忙,看能不能追回我的血汗钱,即使一部分也行。”张某莲恳求道。
因平某某未满13岁系未成年人,民警通过游戏规则说明找到客户联系电话,经过多次沟通协调,游戏公司达成与张某莲一致协议,同意双方各自承担一部分责任,民警立即帮助填写退款申请表,于5月5日游戏公司将3793.67元退还给了张某莲。
5月8日,张某莲为了对民警表示感谢,委托大女儿印制了一面写着“为民服务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的锦旗送到永乐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