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路路 通讯员 付光斌
初夏时节,万物繁茂。在黔东南州各A级景区,游客人流如潮,车流如龙,热闹非凡。
“在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下,闲暇时间来到苗寨里捉鱼、绘画、烧烤、吃长桌宴,尽情享受惬意的‘慢生活’,疲惫的身躯和心灵得到了释怀,真的不虚此行!”来自广东深圳的张先生说道。
游客满意,群众受益。在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的辐射带动下,丹江镇白岩村游客比肩接踵。20岁的村民李文瓶笑着道:“我现在负责店内采购、维修和游客行程安排等大小事务,每月工资4000元,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雷山县各村党支部将党史滋养转化成为服务旅游发展的行动自觉,鼓励支持党员领办农村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利用自家房屋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民宿酒店,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鼓起了“钱袋子”。
“感谢景区的志愿者们,停车场和街道打扫得很干净,还免费给我提供咨询服务。”与张先生一样,来自湖南长沙的刘先生一家人在镇远古镇感受到了贴心的服务。
镇远县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整合党员力量,节假日期间,在交通枢纽、路况复杂路段和景区景点等游客密集处设立志愿者服务台,组织党员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三亮”活动,设置环境卫生、秩序安全、义务导游等党员先锋岗,为游客排忧解难。
我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围绕“四新”抓“四化”,立足于地方资源优势,深入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用旅游高质量发展成效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为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我州相继出台了《黔东南州旅游+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 年)》《黔东南州2021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双服务双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按照“州统筹、县市推动、景区落实”的组织构架,形成了全州“一盘棋”的格局。
同时,我州不断强化旅游经济运行监测服务,创新推出“双服务双提升”机制,实行“一对多”服务文体广电旅游企业,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州、县市、景区三级联动发力,实现了工作“同频互补,一体化推进”的目标。
此外,充分发挥各涉旅部门职能作用,不断强化全州文化旅游市场监管,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以“12301”国家旅游服务热线和旅游投诉举报网络平台为载体,推动全州旅游举报、投诉集中统一受理,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学习百年党史,激发奋进力量。我州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发挥党史学习教育作用,大力提升旅游服务质效,促进全州旅游高质量发展,让全州旅游经济第一季度实现“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