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5月17日

款场乡:

“四个优化”助推产业发展见成效

本报讯(通讯员 杨政铭) 为全面推进产业发展,助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近年来, 三穗县款场乡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组织方式、利益联结、党建创新,取得良好成效。

优化产业结构,“一坝一品”培育特色产业。按照县“两菜两菌”发展布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根据等溪坝区和龙脚坝区的实际情况,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等溪千亩坝区采取“菜+菌”的轮流种植模式,以食用菌为主,投入970万元建设猴头菇种植基地1个,种植菌棒76万棒,总产值可达389万元;同时种植蔬菜350亩、羊肚菌100亩、灵芝70亩,带动等溪村508户群众发展致富;在龙脚500亩坝区,采取“菜+菜”为主的轮流种植模式,以种植蔬菜为主,同时,种植香芋200亩、羊肚菌30亩、中药材培育50亩,带动龙脚村400余户群众发展致富。

优化组织方式,“四化三统一”打造林下品牌。按照林下经济“百千万”要求,聚焦“四大产业”,以“林下养鸡”为主导,采取“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方式,由村“两委”牵头建设基础设施,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引进龙头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及负责产品回收,农户以现金、土地、劳动力等多种方式入股共同发展产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全面打造“1+5+N”(1个千亩养鸡示范基地、5个百亩养鸡示范基地、多个林业产业示范基地)的林下基地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村村有多个林下经济产业。同时,全乡按照“统一基础设施建设、 统一管理和技术服务、 统一产品销售”的“三统一”方式,推进全乡林下养鸡产业一体化,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化、资金股份化、劳动合作化、利益共享化”的“四化”发展模式。目前,已建成1个千亩林下养鸡示范基地、5个村级百亩养鸡示范基地、2个村级百亩中药材基地、1个千亩油茶示范基地,2个百亩中药材基地和1个猴头菇基地正在建设中。到2021年底,全乡中药材种植2000余亩、林下养蜂1100余箱、种植油茶3150余亩,林下养鸡年出栏10万羽以上。

优化利益联结,“三变五金”释放群众红利。“股权到村、量化到户”获息金。以扶贫项目资金量化到村到户并入股至市场经营主体(合作社、公司),以投入项目资金的5%保底分红给群众和村集体。土地流转出租获租金。农户直接出租土地给合作社或种植主体获得租金,平均每亩租金700元、林地50元,全乡流转坝区土地达1100亩,林地2000余亩。劳动力就近就业获薪金。款场乡产业发展主体优先就近雇用当地群众务工,按照每人80元/天工资进行结算,能够长期带动500名村民就业发展。盈利分红获股金。合作社盈利后,扣除保底息金,再按照利润的70%用于项目覆盖的群众分红,20%用于合作社滚动发展,10%用于奖励参与经营的合作社具体负责经营管理人员。

优化党建创新,“四个带富”激活群众动力。深化“党社联建”、“十户一体”、“双带三全”等模式,建强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致富能人等党建带富主体,以企业组织带富、驻村帮扶带富、政策扶持带富、党员能人带富的“四个带富”为主要措施,进一步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全乡成立党社联建合作社5个、引进产业企业主体6家;近年来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298.77万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8个;发挥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干部25人、能人大户12人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致富。

--> 2021-05-17 款场乡: 1 1 黔东南日报 c159260.html 1 “四个优化”助推产业发展见成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