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5月19日

用真心赢民心 以真情换真效

——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吴昊

○ 通讯员 吴耶你

“获得这次表彰,我深感荣幸,这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鞭策,更是沉甸甸的责任。”雷山县郎德镇乌吉民村第一书记吴昊饱含深情地说。在4月23日召开的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吴昊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吴昊是雷山县纪委监委的一名干部,2017年9月,他主动请缨到郎德镇乌吉民村驻村并担任第一书记。

乌吉民村,距县城37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6.19亩。全村共82户324人,贫困户53户195人,属于一类贫困村,2018年整村脱贫出列。

初到乌吉民村,吴昊看到乡亲们一双双期盼的目光,倍感肩上责任重大。作为郎德镇最偏僻、海拔最高、资源最贫瘠、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发展一直受阻。如何才能让当地的老百姓在最短的时间里可以实实在在地脱贫致富,这是吴昊到村后想得最多的问题。

“一定要努力,一起加油干,让乡亲们真正脱贫富裕起来。”到村报到后,吴昊与村“两委”进行了交谈,并坚定地对村党支部书记金雨说道。

“没有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为谋求乌吉民村的持续致富之路,吴昊与村“两委”一道同吃同住,分析村里的致贫原因,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说干就干。在吴昊的协调带领下,村党员先锋队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把村里的35亩土地流转出来,修建了可存栏800头能繁殖的母猪养殖场。目前,村里养殖场的猪仔供不应求,该产业成为乡亲们分红的主要来源,也是村里的支柱产业。

为谋求产业多元化发展,吴昊还带领村民蔬菜种植、稻田养鱼、黑毛猪养殖、林下食用菌、林下养鸡、魔芋等短平快产业,使村产业全面开花,覆盖整村贫困户。同时,还通过易地产业,把村里的扶贫项目资金入股到产业发展得好的合作社和投入给致富能人的产业项目,通过吸纳农户就业、年底分红的形式,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取得了累累硕果。

“产业搞上去了,思想不能落后。”对此,吴昊除了深入一线、走村串户,了解群众需求、制定帮扶计划、向群众宣传国家惠民政策,还开办“政策学习夜校班”。

驻村至今四年来,吴昊早已把乌吉民村当成自己的家,把乌吉民的乡亲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吴昊和村里的亲人互助互信、成就彼此。

“小吴,谢谢你啊,你视我们为你的亲人,经常帮助我们,给我们带礼物,我没什么送你的,给你织了双布鞋,请你一定要收下……”2021年1月,李德彪的母亲用那双粗糙的双手揣着一双崭新的黑布鞋对吴昊感激地说道。

用真心赢民心,以真情换真效。吴昊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深深明白,干事创业需要更多的人才。他经常与年轻的村民拉家常、话蓝图,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为美丽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发展党员5名,为村“两委”注入新鲜血液。

“多亏了吴书记,为村里建了标准的消防设施,消防栓从原来的9个变成了22个,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水压不高、水管不长的问题了。”村民们感激地说道。由于受雪凝天气影响,村内消防设施损坏严重,为此消防安全成为全村心中的一根刺。为拔掉村民心中这跟尖刺,吴昊积极向单位汇报,到住建部门协调落实50万元的消防改造资金,让村里消防设施得到了解决。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转战乡村振兴的战场,村里的明天会越来越好,群众的生活会更加幸福美好。”谈起村里乡村振兴的规划,吴昊坚定地说。

--> 2021-05-19 —— 记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吴昊 1 1 黔东南日报 c159506.html 1 用真心赢民心 以真情换真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