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5月21日

小班幼儿语言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

○ 天柱县第四幼儿园 姚要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见,发展幼儿语言能力,“说”是语言能力的核心。三岁幼儿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的职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一、结合生活实际,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在幼儿园小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针对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其生活经验,扩展思维,展开联想,表达出不同的语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如在讲述故事《下雨的时候》鼓励幼儿想象下雨时的情景,小兔、小鸡、小狗应怎样去躲雨?通过观察生活,孩子们会这样表达,“小鸡,小鸡,快到树下躲雨吧!”“小兔,小兔快进我的屋里躲雨吧!”然后又把这样的句式分享给大家,使幼儿体会到观察生活与表达的乐趣,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结合一日生活,渗透幼儿语言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不只是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的任务,还应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

1、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一日生活中,如入园问好、课间谈话、孩子们相互之间的交流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2、在游戏中渗透。将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寓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气氛,会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表达水平。如在语言表达方面,小班幼儿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语音不准,二是词汇不够丰富。发音不准会影响准确表达,不利于进行人际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在小班要设计语音类的游戏,来培养幼儿正确发音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商店购物的语音训练游戏,在幼儿模仿商店购买物品的过程中,要求孩子只有正确发音教师才能把商品卖给他。在情境性的语音训练游戏中,很多幼儿虽然需要多次纠正才能正确发音,但只要通过反复训练,孩子在口语表达和吐词发音方面就会得到有效纠正。

3、 开展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语言活动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还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小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例如,举行儿歌朗诵会、讲故事比赛、语言教学游戏等,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尤其像讲故事活动,不仅幼儿兴趣高,而且还能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当教师充满感情,富有表情地讲述每个故事时,幼儿就会听得认真,当请他们讲述时,他们又会受教师情绪的影响绘声绘色地表演,无形之中便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三、提高教师自身语言修养,引导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语言是成人与儿童进行语言交际的载体,它不仅承载着知识内容,还会对儿童的语言学习产生影响,并成为儿童模仿学习的对象。

1、讲好普通话。教师在园工作、学习、生活中要坚持说普通话,积极为幼儿起到表率作用,让幼儿通过耳濡目染,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语言。

2、语言儿童化。语言儿童化,是幼儿园教师语言能力的基本要求。儿童化的语言既能适合儿童接受又能积极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它既有助于保证知识传授的顺利进行,同时又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3、语言具有艺术性。教师语言只有充满“创造性的艺术风采”,具有规范美、丰富美、音韵美等,才有可能吸引儿童积极地参与,唤起儿童学习语言的愉悦和创造力。

总之,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语言习惯等规律,努力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不断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 2021-05-21 1 1 黔东南日报 c159666.html 1 小班幼儿语言能力提高的策略研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