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5月23日

姚成仁:

听“君”知理 编唱人生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佳丽 康莉 潘皇林

人物名片

姚成仁,男,1946年10月生,侗族,黎平县水口镇己埃村人。他自幼酷爱唱歌,擅长自编自唱。从1980年开始,创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歌、劝世歌、琵琶歌、侗族大歌、踩堂歌等已有500余首,2008年5月自编侗歌的精华部分被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入选《中华精英盛世感言录》,同时被党魂耀中华授予“中华文艺精英”称号,多次被州县评为“优秀歌师”。2008年被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评为非遗项目君琵琶传承人,2013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评为省级非遗传承人。

姚成仁的歌确实多,几天几夜也唱不完。他的歌都用侗族传统的“汉字记侗音”的方法写在本子上,记住了的随口就唱,一时间记不住的,翻开书看一看,不会唱错唱掉,在一些爱好者的帮助下,出版了《编唱人生》共一千多页的书籍。

“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主编李孝柱认为,他的歌不仅继承传统,而且有创新。看见什么唱什么,感受什么唱什么。所以才能够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立于不败之地。

君琵琶是侗族一种具有故事情节的叙事歌,因用侗族弹弦乐器琵琶伴奏而得名,侗族艺人们在编说唱曲时,把本民族的历史、伦理道德、风土人情等融进作品里,使听众从中学到知识,懂得道理,受到教育和启发,有听“君”知理的说法。

姚成仁弹着君琵琶,唱侗族的传统经典,唱群众的喜怒哀乐,唱民间的道德风尚,唱社会的进步成就,唱国家的兴旺发达……总之,他的歌是教育和鼓舞人的,是传递正能量的。

十多岁的时候,姚成仁跟一个本寨叫石德彪的歌师学习侗族歌谣,几年过去了,姚成仁在他那里学会了如何使用韵律,这是编侗歌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一首歌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它的韵律。姚成仁大概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开始自己编一些情歌,也开始用汉字记录侗音的方式开始创作一些情歌。

随后,他为了生活当过赤脚医生,也做过民办教师,因为琵琶弹唱的名气已经担任了黎平县四届政协委员。1985年,姚成仁受邀参加了贵州省在榕江县举办的“侗族曲艺交流研究会”,在会上他演唱了琵琶歌《三宝姑娘》和《开口歌》,1990年他应邀参加了“黎从榕三县民族曲艺座谈会”,在会上演唱了《劝婆媳》的琵琶弹唱。

而这段时间,他开始了在侗族地区走村串寨的歌唱生涯,此时他已经三十多岁。他也务农,农闲的时候去寨子里唱歌,请他去的村寨会给他一些稻谷和糖果,这些东西他会卖了换成现金带回家中再购买生活用品。姚成仁每年农闲的时候都出去唱歌,去过榕江和广西的三江。

“要教化人,就先要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姚成仁说,以前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修了一口井,无偿给大家使用。

一直到四十多岁,姚成仁终于成家了,他也基本上安顿下来,他常常把笔和纸放在身上,一边做农活一边记下灵感,也到处去唱歌来获取收入。

姚成仁以前是为了生活而唱歌,而现在是为了宣传而唱歌。他的很多创编歌曲里都有对反腐倡廉、法律法规、消防意识等的宣传。他以前唱的是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让人们向善积德,孝顺老人,现在也是教育别人、宣传政策,他自己对于歌谣的教育意义始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姚成仁爱观察社会也爱观察自我,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他才能写出不少歌曲,成为一个成熟的歌师。

--> 2021-05-23 姚成仁: 1 1 黔东南日报 c159859.html 1 听“君”知理 编唱人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