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伟华
每隔半个月,家住浙江绍兴越城区北海街道树鹅王公寓的王大姐都会拎着一捆纸板和一袋饮料瓶来到小区旁边的再生资源回收站,“我定期把家里的废品拿过来,这里不仅可以卖废品,还能用兑换的积分到超市换购东西,给小区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便利!”(5月20日《绍兴日报》)
据报道,两年多来,越城区按照布局规划、外观标识、人员着装、收购价格、计量衡器和业务管理“六统一”要求,全区域推广建设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已安排建设资金4200万元,建成再生资源分拣中心3个、回收站点145个。
一直以来,由于再生资源回收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复杂,流动经营行为普遍,不仅让居民感到不方便,而且时常存在短斤缺两的现象。笔者以为,建好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其一,有利于垃圾分类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既使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减少了垃圾的数量,又解决了再生资源回收低小散的弊端,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其二,居民家门口就有规范的回收站点,并可以启用微信小程序和App预约回收服务,打通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最后一米”,能够大大地调动起居民投放的热情,使让垃圾分类工作更加规范有序;其三,再生资源有偿回收积分机制,在最大程度解决居民顾虑和需求的同时,也让他们得到了实惠,逐渐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期待家门口的“再生资源回收点”能够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