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李雄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锦屏县为“全国近野生铁皮石斛示范基地”;
——2020年11月,中国医药物资协会授予锦屏县为“中国近野生铁皮石斛产业示范县”;
——2020年12月,全国林学会授予锦屏县为“中国近野生铁皮石斛之乡”;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贵州铁枫堂生态石斛有限公司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这些耀眼的成绩背后,都离不开一家企业的默默奉献,它就是贵州铁枫堂生态石斛有限公司。
2019年4月,在脱贫攻坚和东西部扶贫协作政策感召下,贵州铁枫堂生态石斛有限公司正式入驻锦屏县,凭借铁枫堂的技术、品牌、营销网络优势,与当地政府合作,采取“龙头企业+国有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农民增收之路。
贵州铁枫堂入驻锦屏两年多来,大力培养人才团队,以高级技术人员带周边百姓组建人才团队的模式,打造出一支技术人才队伍。锦屏县依靠该企业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搭上了铁皮石斛发展的快车道,走出一条“一二三产高效联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民生福祉全面增进”的林业经济绿色发展之路。
建设基地,规范种植,林中种石斛种出好盼头。贵州铁枫堂以活树贴树近野生种植为主,探索出杉木贴树种植、松木贴树种植、梨树贴树种植、杉木搭架种植4种近野生石斛种植模式。目前,该企业在锦屏建成的铁皮石斛育苗基地400余亩,种植林下近野生铁皮石斛1.5万亩,并建立了贵州大学石斛教学科研实训基地。
延链、补链、强链才能确保产业行稳致远。贵州铁枫堂依托锦屏县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深入推进锦屏县万亩林业(石斛)综合产业园、龙池石斛田园综合产业园等综合产业园建设,实施文旅融合,成功举办2020年贵州锦屏石斛花节,以节庆带旅游,以开放促发展,促进石斛花节和休闲康养、采风摄影、文化交流深度融合,将乡村生态旅游打造成锦屏脱贫致富新产业、乡村振兴新引擎。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贵州铁枫堂在锦屏发展铁皮石斛产业,让当地农民换了一种吃山的方法,收获更多经济利益。两年多来,该企业共吸纳县内群众就业务工近万人次,发放工资近千万元,铁皮石斛产业与锦屏县建档立卡贫困户5321户21977人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仅2020年实现分红600余万元。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其实,我们公司在锦屏能有这样的发展,得益于当地的营商环境和干部群众的全力支持。”谈起公司在锦屏发展的历程,贵州铁枫堂生态石斛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章茂感叹说道。2019年5月2日,锦屏便团林场基地正式开工,锦屏举全县之力,同时开展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38天种了700多亩铁皮石斛,创造了中国铁皮石斛的“锦屏速度、锦屏效率”。
为保障农户、合作社、国有企业利益,贵州铁枫堂对铁皮石斛实行订单收购,解决了“有产品,无销路”的后顾之忧。在发展产业过程中,企业不定期组织专家深入林间指导,全力做好新员工技术服务培训,让当地村民通过专业培训后,转身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保企业生产增收,保村民稳定就业。
“我们刚进来的时候要培训一个月,培训期间还付给我们80块钱一天补贴,培训结束后就按照计件算工资,我现在撒种、选苗、钉苗等技术都会,也算是公司骨干,每个月工资最低3000块钱。”公司组培技术员江美仙开心说道,自己本来是农民,却在贵州铁枫堂的关心下转身变成了企业工人。
目前,贵州铁枫堂正在配套建设冷藏库、加工等产业链基础设施,努力把锦屏打造成全国铁皮石斛的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树立全国“发展石斛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典型示范,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将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产业政策、生态资源、林木资源,发挥公司的资源优势,与锦屏及黔东南的社会各界携手,为黔东南推进铁皮石斛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尽绵薄之力。”林章茂说,两年多来,贵州铁枫堂除了发展石斛产业,还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据了解,贵州铁枫堂于2019年在锦屏县固本乡东庄村结对资助4户10名贫困学生的学习费用,直到大学毕业;向地稠村、八里村、菜园村、孟寨村、架寨村各捐赠1万元,给新化司村捐赠5000元扶贫资金。疫情期间,向锦屏慈善总会捐资10万元以及疫情防控物资。2020年5月为锦屏县300多位环卫工人每人配备两套工作制服,当年9月为锦屏县中秋民歌大赛赞助2万元……
如今,贵州铁枫堂的铁皮石斛产业列入了锦屏县的主导产业,制定了“十四五”铁皮石斛百亿产业规划,“十四五”期间种植面积计划达到10万亩以上。届时,会有更多的当地农民在铁皮石斛产业发展中获得更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