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长坡小学 吴永贵
应用题教学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在解答应用题时很容易出现障碍和困难,需要教师多加指导。经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导致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无法提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问题分析能力不足。问题分析能力在解答应用题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学生解答应用题错误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足。学生思维缺乏逻辑性,不能根据题意来明确解题思路,不会安排解题步骤。
二、文字理解能力差。例如学生在解决比较问题中出现的主要错误为转换错误,在不一致问题中出现的错误比一致问题中出现的错误多。部分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话正确地复述测试题的题意,更无法提取已知条件、未知条件、隐含条件。
三、计算能力和书写能力较差。通过长期的教学发现一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计算却经常出现错误,但列出的算式却是正确的,还有部分同学由于书写的不规范、不工整导致计算失误。
四、缺乏解题方法。部分学生在数学应用题解题策略上存在问题,表现在评价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确定和选择适当的解题策略、对计算结果的检查等方面。学生在解题策略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表现在思路不清晰,无法确定题意。
五、解决措施
1、优化基础知识教学
教师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往往会选择题海战术,让学生将类似的题目统统做个遍。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却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小学数学会涉及九九乘法口诀、加减乘除、基本的几何图形、自然数、整数、分数、百分数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运算代表的意义,如果只是让学生记住运算公式,学生不理解的话势必会造成练习中出错。因而理解知识才是最正确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做题思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一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熟知的事物作为应用题题目, 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授“折扣与原价”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到商店买东西的教学情境:小红到商店买文具,原价为20元,现商场搞促销活动,文具均打7折出售,问小红买文具需要花多少钱?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清楚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将文字表述的应用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文表述,便于学生读懂题意,明确题目信息,从而积极解决习题。此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联系生活开展教学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所以数学中许多的应用题都是和现实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小学应用题教学也必须结合生活实际,找到关注的重点,以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学习。例如,紫薇妈妈买了4千克的核桃和3千克的苹果,共付给超市收银员32.5元,每千克核桃的价格为苹果的1.5倍,求核桃和苹果的单价为多少?在解答这道问题时,学生可以直接联想到日常生活,并结合日常经验认真分析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适当引导,学生将苹果单价设定为x,从而得到核桃的单价为1.5x,然后列出x+1.5x=32.5的方程式,进而顺利解答出问题。在这样的生活化题型中,学生就很容易解答,并把解题的方法运用到生活中其他的问题上,促进学生解题思维的发展。
4、培养学生的读题审题习惯
准确解答应用题的首要条件是细致地读题审题,弄明白题意。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解应用题时,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所含的直接、间接条件,建立起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数量关系,分析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5、培养学生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走出定势思维困局,从而提高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例如,“小花家要铺地板,要用边长为6分米的方砖铺地,要铺满整间屋子要用80块地板,现在改用边长为8分米的方砖来铺,要用多少块呢?”在此道应用题的解答中,小学生常会运用以往固有的思维方式来解题。所以教师在讲题时,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正确地引导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答应用题,通过联系生活,解题的方法可以是6×6×80÷(8×8),也可以是80×(6×6÷8÷8)。这样做不仅优化了学生的解题思路,还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
6、拓展学生思维训练
部分学生的解题思维没有得到发展,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学生没办法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取方法,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难以找到解题的重点。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正确地引导好学生,帮助学生从这种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以此来提高学习的效果。例如,洋洋家养了20只母鸡,二月份下了500个鸡蛋,比一月份多下了40个,请问这两个月一共下了多少个鸡蛋?教师在讲解类似的数量应用题的时候,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并且理清这些关系。题目最后问的是两个月一共下了多少个鸡蛋?因此学生应该知道一月和二月各下了多少个鸡蛋,其中在已知条件中已经知道二月份下了500个鸡蛋,并且二月份比一月份多40个,由此可以列出算式:500-40,得出一月份下了460个鸡蛋。然后再将两个月的鸡蛋数量相加,列出算式:500+460,从而得出两个月一共下了960个鸡蛋。该教学方法主要是按照逆向思维,从结果出发,思考过程,从已经条件中求出未知,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7、培养学生自我总结
教师的总结往往只是教师的,教师更应该扮演好“指导者”的角色,教师不要直接地将某种题型的方法全部总结给学生,这样学生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做题遇到的典型应用例题进行分享,然后说说自己的看法,共同探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而充分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