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里市炉山镇炉山小学 吴佐义
体育素养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魄,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磨炼学生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升学第一等观念的影响,学生们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数外等科目上,体育运动偏少,体质没有得到增强,教师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和实施体育活动尤显得更加紧迫。
一、精心备课营造体育运动的良好氛围
现在的学生既想拥有良好的身体,又不想进行体育锻炼。农村小学生不知道体育课的重要性,教师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 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程。
营造氛围的办法就从导入开始。在很多人眼里,体育课是不需要导入的,直接运动就行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备课,准备好导入。例如,在课前,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下1981年5月18日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贵州的体育健将邹市明,老师也可以介绍“林丽转体”,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作为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一员,林丽在高低杠项目上凭借动作“反握向前大回环在手倒立阶段前经单臂转体360度至手倒立”,在世界体操史留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动作“林丽转体”。由于这些运动员都是贵州的,林丽还是黔东南的,通过这些导入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在课前,老师要把准备讲解的技术动作的重点环节部分,也就是把教与学的技术动作的要领有目的地进行准备,便于有层次地交代清楚,使学生一听就懂,便于理解、记忆,提高课堂效率。
二、就地取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黔东南地区,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是黔东南的两个宝贝,黔东南的歌舞体育具有特色,这里有许多体育活动,风格迥异,体现了苗侗人民勤劳智慧、奋发向上的精神,因此本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教育资源,只要从体育着眼,把握其运动趣味性,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引入小学体育的教育,并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稍加整合改编,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黔东南芦笙舞是一项极好的体育运动,这项舞蹈具有审美、教育、认识、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在课间操时间可以组织全校师生的芦笙舞、水鼓舞运动。黔东南的高跷运动,打陀螺活动都可以引入校园,使得学生们在熟悉的氛围下进行学习。
三、寓教于乐提升课堂趣味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育主张和内容渗透到娱乐活动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 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如我在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时,我经常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老鹰捉小鸡等体育游戏,利用游戏活动帮助小学生练习跑、伸臂等动作,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引导小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克服困难和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培养幼儿遵循活动规则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使幼儿乐于参加户外活动。在中年级开展丢手绢运动、小组拔河运动,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尝试的精神。
四、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开展教学
每个班都有每个班的特点,不少学生喜欢跑步,每天都自觉地进行跑步训练,不少学生喜欢打篮球,有的学生喜欢乒乓球,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进行教育和培养。教师以规范的动作进行示范,教师把整个技术动作完整地向学生展示一遍,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了解动作的结构、顺序、形象以及要领和方法,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对于比较简单动作,可用直陈法讲解;对于复杂的技术动作还应用分段法讲解。例如在投篮上,教师应当从姿势、动作、技巧方面进行示范和讲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总之,在小学体育活动组织与实施上,教师课前应当精心准备,营造好课堂氛围。在课中应当根据黔东南民族体育资源实际,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还应当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运动等特点,根据学生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使得学生爱上体育课,进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