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5月25日

建立跨地区“结对联盟” 开展医疗教育“组团帮扶”

——杭州市富阳区对口帮扶锦屏工作成效观察之五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顾婷英

在开展东西部协作中,富阳区和锦屏县不断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双方聚焦医疗教育短板,在基础设施、人才技术支持方面创新方式,建立跨地区“结对联盟”,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设施互联,共促进跨地区医疗和教育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实现医疗教育系统共同发展的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累计共投入1518.8万元帮扶资金用于锦屏0408、潘寨、聚龙滩三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幼儿园配套项目建设,帮助1000多个安置点贫困户家庭的孩子实现课堂梦;投入243万元用于12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就医难的问题,投入100万元用于3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设备配备,投入23万元帮助全县建立10个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室,实现县乡两级全覆盖,转变了儿童输液治疗的落后方式。

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人才交流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近年来,两地医疗教育部门主要领导互访交流学习10余次,通过观摩学习东部地区的管理理念,实现观念互通,切实改进该县医疗、教育服务水平。二是强化人才交流。2018年以来,富阳区共向锦屏县医疗教育系统挂职干部5名,选派97名专技人员到锦屏县医院和学校挂职帮扶;该县共选医学学科带头人48人,教育教育管理骨干、骨干教师350人到富阳区开展交流学习。三是强化学习提升。通过学习和借鉴富阳区先进理念,增强全县医疗教育队伍管理水平,提升医生、教师队伍专业素养,促进了全县医疗教育质量提升。

坚持专业导向,持续实施人才和技术帮扶

实施银铃计划。援派富阳区退休校长马钢民、原浙江省杭州市红十字医院副院长、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建三医疗教育专家挂任锦屏县四中校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同时为全面提升儿科诊疗能力,富阳区先后选派儿科专家徐春华挂职,建立“帮扶建设锦屏县医疗共同体医院雾化吸入治疗”项目,在锦屏县医共体13家建立了小儿雾化吸入室,提升了锦屏县在儿童专科诊疗水平。除此之外,富阳援派医疗团队以“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为目标,重点围绕锦屏县级医院心内科、骨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眼科五个薄弱重点学科建立起跨地区特色专科联盟,帮助当地实现白内障手术、关节镜手术、胃息肉摘除术等10余项医疗技术零突破,重点支援的五个重点学科向外转诊率明显下降,同步帮助打造“特色中医针灸治疗科”“儿童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室”“县级新生儿危重症中心”等科室,在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上有明显的提升,帮助实现锦屏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坚持效果导向,共建医疗教育高质发展

利用富阳区县级医院对口锦屏期间,选派医疗学科带头人48人到富阳区进修,富阳区选派医疗技术人才66人到锦屏支援,通过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输送和培训,全县就诊人次数从2016年的66.9万人次提高到2019年的84.4万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比从2016年的59.64%提高到2019年的63.39%。根据富阳所有,锦屏所需,每年派到锦屏对口支援人员不少于10人,且连续工作半年以上。自马钢民任锦屏四中校长以来,转变了学校管理者的观念,对中青年优秀教师的培养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帮扶模式转变,对中层干部进行竞聘上岗,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转变,同时推行“全员班主任管理,学生分层教育”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2020年全县中考中,锦屏四中中考学生成绩较上年相比,县前100名,从10人增加到18人,考入省级示范性高中锦屏中学由过去的65人增加到86人。

有了富阳区的真情帮扶,锦屏县的医疗、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得益于当地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资源,聚焦关键短板,从资金技术、制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狠下功夫,推动全县医疗、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 2021-05-25 ——杭州市富阳区对口帮扶锦屏工作成效观察之五 1 1 黔东南日报 c159915.html 1 建立跨地区“结对联盟” 开展医疗教育“组团帮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