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冬满 唐安平) 近年来,天柱县积极探索既能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又能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在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林业资源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多赢局面。
作为贵州省十大林区县之一的天柱,保有森林面积19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800万方,林业综合总产值15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39%,成为省级“森林城市”之一,高酿镇、凤城街道南康村、渡马镇共和村、坌处镇三门塘村先后分别被授予省级森林乡镇、全国生态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
天柱县先后实施以改善生态环境,扩大森林资源为主的天保工程公益林、中央补贴造林等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建设, 保护生态公益林总面积96万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100%,名列全省前茅和全州第二。同时,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治理,全面推行“河长制”,建设重点污染源监测网,监测断面水质年均值和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
该县大力推进林种结构调整,初步形成林下生态鸡、中药材、油茶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先后引进培育种植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余家,成立1家油茶产业行业协会,2家山茶油加工企业建成投产,加工产能2500吨,已先后注册“颐民”“贵州红”商标。
目前,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34万亩,茶籽产量8976吨,综合总产值2.77亿元,带动4.5万户15.6万人,户均增收4100元。
“我去年油茶果收入是1.5万多公斤,今年可能翻倍到3万多公斤。可带动贫困人口七八个来务工,平时来打果都是二三十人。” 油茶种植户杨晓莲介绍说。
“来这里摘茶油5天了,一天有一两百块钱的收入。” 村民毛菊香觉得只要天天有活干,在茶油基地做工比在外面务工还要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