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杨 琳 龙 江 杨晓梅 宋 璞 ) 近年来,在国道G243线K884.3-K905、G551线K105-K112.5路段沿线,随处可见有的地方盖上了一层绿油油的防护网,有的地方已经开出了美丽的鲜花,这样的美景对于行进在公路上的驾乘人员而言,真可谓赏心悦目。
这是黄平公路管理段根据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在管养路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防止公路沿线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强公路路产路权保护,建设“畅、安、舒、美”生态文明公路及轻养护系统公路工作的缩影。
据了解,为了打造生态文明公路,保护路产路权,建设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常年洁美的路域环境。从去年11月份开始,该项目就已经启动,建设规模共24Km,预计投入经费108万元,计划工期为2020年11月20日至2021年6月20日,共212天。项目的实施,还有效带动了公路沿线群众的就近就业,现在每天基本上都会有30个左右的工人在不同路段工作。
“来这里干活就是扯把草、摘点花、搞栏杆。早上有车来接,中午包饭来,晚上我们就自己回家。一天120元,这个活路既轻松收入也不低,我觉得很好。”工人杨昌合在项目工地上干活已有些时日,他很满意这份工作。
项目部技术员秦健告诉笔者,该项目打造的是生态文明公路,公路两米以外的宽阔地带,以格桑花为主,其他花种为辅的打造,公路两米以内打造的是轻养护系统,以三叶草为主。每天他都会到各个工地查看工作进度,监管工作质量,偶尔也会看看防晒网保护着的花种的长势。
“畅、安、舒、美”的公路环境,不仅给行进在公路上的驾乘人员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还美化了沿线群众的居住环境。
接下来,如何让这份美景常驻,黄平公路管理段黄平公路管理段段长杨宗炉对此作好了规划,一是建设花圃基地,需要对补植的花卉及时采摘,然后进行移植。二是进行生态养护,以尽量少用化肥为原则,利用公路边缘砍过的杂草,进行堆放发酵,再用水稀释,制成液体肥,然后用洒水车对花卉进行喷洒、施肥。三是加强路政执法保护。四是与当地村民建立联合保护机制,将爱花护花的保护措施纳入乡规民约,携手共创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