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杨元彬 姚元辉 杨琴兰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岑巩县聚焦全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增富点线面,扎实开展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助力乡村振兴,做到学史力行。
聚焦农业增效点 抓牢规划引方向
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专题教育结合起来,针对农业产业和资源禀赋情况,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抓牢规划引领。
在立足杂稻制种、烤烟、精品水果和桑蚕等“6+1”产业体系基础上,明确以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县为目标,把杂交水稻和油茶种植接茬轮作为主导产业,订单实施杂交水稻制种3.2万亩,新建和改造油茶基地3.5万亩。目前,该县3.2万亩杂稻制种在育苗,新建和改造油茶基地3.5万亩已栽种苗80万株。
在推进51个200亩以上坝区商品蔬菜接茬轮作上,重点推进水尾、客楼标准化商品蔬菜周年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优质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实施林菌0.6万亩、林药1.7万亩、林鸡50万羽、林峰1万箱,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2万亩。
聚焦就业主轴线 抓好服务固根基
巩固“八个一批”岗位就业成果,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就业信息动态管理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群众就业服务。
在珠三角、长三角劳务输出集中地探索建立劳务联络服务站,落实“两个100万”返岗就业补贴资金,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在开发区工业园区举办“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重点吸收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重点群体就地就业创业。对年龄偏大或不方便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或就业培训,帮助解决就业难题。
聚焦农村增富面 抓实联结惠民生
持续深化推广“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利益联结方式,鼓励农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入股,让群众获取租金、薪金、股金“三重收益”。目前,平庄镇建成6个百亩林下示范点,养蜂产业落实1252箱,发展林下茶树菇600亩,林下养鸡1.33万羽,林下养羊809头,利益联结农户421户1561人。
按照“一村一特,一社一品”产业发展布局,大力鼓励、引导和扶持村“两委”、致富带头人牵头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引进和培育潜力大、发展好的市场主体发展主导产业。目前,全县有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2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州级龙头企业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8家,有效带动全县12个乡镇(街道)129个行政村,1.6万农户6.4万人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