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剑河民族中学 吴 倩
语文作为高考中占比很重的一门学科,而作文又是重中之重,总分150分的语文试卷,作文就占有60分。因此,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写好作文很重要。但许多考生在考试中,往往因为作文分值不高使得分数偏低,又或者基础题做得不错,然而却因为作文不出彩而高分出不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学生已产生思维定式,作文模式化,文笔空洞,无中心思想,无论述结构,写了一大篇,但不知所云,为凑够字数东拼西凑,一到800字的要求就万事大吉。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结果,究其原因,只因学生缺乏生活化素材的积累,也缺乏对生活的思考。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很多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往往告诫学生在写作文时,首先一定要保证字数,然后要注意作文的开头要出彩,结尾要扣题,中间要平稳。那么如何让学生的开头出彩呢,老师往往会让学生利用固定的语式来进行写作,例如用三个华丽的排比句做开头,这样会迅速让作文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从而得到高分。当然也有很多老师教导学生平时要多积累、多思考,通过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来达到提高作文分数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注重教给学生方法,然而学生在动笔时脑袋还是一片空白。特别是在紧张的高三,学生们花太多时间来做试卷、练题、背诗词,学生已没了空余时间去丰富自身的文学储备,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与观察生活,只能靠脑子中仅存的知识来丰富作文内容。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写了大篇内容,但却立意不够,主题不鲜明,内容“假”“大”“空”。
启发学生思考生活
高中课程多,难度大,学生每天的生活都是两点一线,所以学生总是觉得校园生活既枯燥,又缺少新鲜感,繁重的学业使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眼界,在写作文时,往往是无话可写,其实校园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每次考试,考得好的同学心情是愉悦的,然而考得不好的,心情又是沮丧的,那么无论考得好还是考得差,都是一次生活的经历。再如,在两点一线的生活中,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天天相处,已经成为生活中亲密的伙伴,这之间一定会有许多的故事发生,这也可以成为同学们写作的素材。黔东南是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例如剑河,是苗族女神仰阿莎的故乡,而剑河民族中学的课间操就是苗族水鼓舞,这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所以,总的来说,并不是我们的校园生活真的枯燥乏味,而是学生缺乏教师的引领。其实要想让作文生活化,就需要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启发学生去思考生活,既带同学们利用校园生活积累素材,也可带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丰富生活。
写作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因此,写作教学内容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例如,写学习总结、学生会工作计划以及进入社会后的简历、工作计划等,不同阶段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也不同,教师需要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势,只有将写作教学与生活等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选择写作教学内容时,要实现内容的生活化,在内容的选择上应不断创新,将高中语文写作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增加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了解。
综上所述,文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只有启发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关注,进行思考,积攒一定数量的生活化素材,并把这些素材融入作文中去,在把握真实性的同时,适当发挥想象力,使情感得到升华,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作文,并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上得到综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