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秉县甘溪乡中心幼儿园 吴 慧
笔者认为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要立足于实际,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地方本土民族文化,丰富幼儿学习内容,提高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萌发热爱家乡灿烂文化的意识。笔者以施秉县甘溪乡中心幼儿园为例,浅谈农村地区幼儿园巧用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充分挖掘甘溪高碑本土民族文化,生成具有地域性、独特性等特色的园本课程
甘溪乡高碑村是施秉地区的一个苗族、汉族大杂居村寨。但苗族文化底蕴浓郁丰厚、多彩。对生长在这里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这一多彩的文化能看到的,但没真正了解和注意,却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在幼儿园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巧用本土苗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本土民族文化,感受其神奇的魅力,萌发孩子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充分利用秀美神奇的山水资源和环境融入乡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幼儿园课程资源
施秉县世界遗产地云台山及甘溪乡江凯瀑布群,可以融入《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五大领域中的科学领域,老师引导幼儿认识和欣赏世界遗产地云台山的自然风光与江凯瀑布群的山水雄奇壮观,初步感知和了解喀斯特地貌形成原理。培养幼儿探索能力和探索欲望,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高峡出平湖, “高碑”苗语叫“阿板”, 意思是“鸟多的地方”,高碑湖风格独特,山水交融,相映成辉。把这一雄奇的山水资源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丰富课程资源,增长孩子的生活见识和经验。
三、关注幼儿兴趣,巧妙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和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对本土民族文化产生浓厚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本土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不是照搬捏来,还需对其进行有机整合,使其具有趣味性、游戏化、民族化。例如,我组织的主题教学活动《高碑苗寨一日游》,幼儿通过观察和欣赏,知道木房子(吊脚楼),初步了解高碑的山、湖、房。最后,欣赏芦笙舞的图片,与孩子讨论把芦笙创编成斗芦笙的游戏,孩子兴趣浓厚,也玩得开心。
四、巧妙有机整合童谣,促进幼儿喜欢本土民族文化,加深对民族文化的印象,增强文化自信
甘溪高碑苗寨苗族文化是一个古老而久远的文化,历史久远。然而,苗族童谣伴随着苗家娃儿一代又一代成长,也是苗族地区最基本的一种儿童文学形式,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例如,笔者创编了一首童谣《打鱼歌》,译成汉语如下:
《打鱼歌》
杉木河水清幽幽
苗家娃儿下河沟
我捉鱼来你提兜
装满笆篓装满兜
当前,有的园所热衷于追求外在及所谓的先进理念,有时给幼儿带来诸多问题与困惑。其根本原因是只为迎合家长,忽略了孩子的发展规律。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基本、最基础的教育,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小萌发幼儿热爱家乡民族文化,热爱中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
巧妙利用施秉甘溪乡地区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既可以使幼儿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知识,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增强本土幼儿教师的文化自信,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