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应峰
只能分享,不能分担,无缘做伙伴;只有分担,没有分享,走不到最后。可以说,分享与分担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分担是处世的秘诀,分享是生存的智慧。
20世纪90年代,华为老总任正非请专家帮助华为在薪酬激励体系方面做上市准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后,华为却没有任何动静。专家们纳闷了:要是华为真的不缺钱,为什么一定要上市?难道是以此为动力和压力,逼着大家提升管理能力?
事情果真如专家所料,任正非从来没有打算让华为上市,他只是以上市的名义做一些咨询,目的是提升企业内部的管理能力。任正非认为,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就是搞金融的人靠玩弄数字游戏就能赚大钱,而真正卷起袖子埋头干实业的人却只能获取微薄的薪金。所以,他始终不让华为上市,而是把利润给数万名员工分享。正是因为这样,员工得到了实惠,他的企业才能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得到发展。今天的华为能够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可以肯定地说,与任正非的这种分享意识是分不开的。
关于权力的分享,美的集团总裁何享健有十六字方针,即“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这不是辞藻的堆砌,而是真正的行为准则。何享健曾经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我造一个玻璃盒子,让经理人在里面演戏。他的一举一动,我都能透过玻璃看得清清楚楚。他演得好,我喝彩;他演得差,我提醒。假如届时我有干预他演戏、代替他演戏的冲动,也无可奈何,因为玻璃把我给挡住了。但是,倘若经理人过了底线,我就会打开盒子,把他给拿下。盒子的钥匙始终是捏在我手里的!
芬尼公司的创始人宗毅,在公司核心员工突然出走、公司面临破产危机之时,想出了“裂变式创业”的点子。所谓“裂变式创业”,就是财富分享、权力分享。正是他大胆地采取了这一独特的分享财富、分享权力的方式,短期间内,激发出了广大员工创业和创新的热情,最后,不仅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绩效,也大大地降低了由于业务扩张而带来的风险。
由此看来,无论是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社会团体,若想他人为之分担责任、分担风险,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分享财富、分享权力。也就是说,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社会团体,若不想与他人分享财富和权力,就别指望他人为之分担责任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