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5月30日

江山如画 景象万千

—— 走进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地看天柱旅游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道东

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在天柱县举行,天柱县的旅游发展状况怎么样?天柱县的景点景色如何?5月28日,记者走进天柱县一探究竟。

记者一行首先来到天柱县高酿镇地良村。“绿水潆洄,绝似银河飘玉带;苍山缥缈,依稀珮月锁金牛。”这副对联,笔力遒劲,悬挂在壮观的地良寨门上,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

地良村植被良好,空气凉爽,侗族风情浓郁,侗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展,原生态树木相互交织。植被茂密的地良,成为珍禽异兽的天堂。地良近年来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贵州省级生态环保村”等称号。

“地良有独具一格的踩堂歌,有热情好客的祝酒歌,有寓意深远的劝世歌,有谈古论今的参堂歌,有谈情说爱的玩山歌,有一团喜悦的酿海歌,有别具风情的木叶歌,还有一拳一酒的自由歌。2012年,地良村被天柱县人民政府授予‘民族民间民歌传承基地’,侗歌已经渗透入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地良村歌师汤昌奎说。

未见其景,先闻其声,走近天柱县石洞镇冷水寨的六十丈洞瀑布,就听到瀑布的咆哮声,这个瀑布飘逸俊逸,被列为贵州重点旅游景点之一。几个小朋友在溪边玩耍,别有自然山水的野趣。

记者一行三天之内三访三门塘,流连于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间,看烟波浩渺的清水江,拾级信步在古石路上古石梯间与古人对话,试问辛劳几许,商业传奇?雾霭蒸腾,井水甘甜清冽,白鹭纷飞,古树掩映其间,三门塘是诗人书画摄影师的天堂,看如今吃住行游购娱,功能齐全,三门塘在党委政府的保护下,修葺一新,别具风味,清新脱俗。

瓮洞山水风光秀美,沿江山石嶙峋, “翁洞是黔东第一关,地势险要,是由湘入黔的门户,兵家必争之地,清水江吞吐的咽喉, 抗日骁将吴绍周就诞生于翁洞。有波平浪静水天一色的十里河湾,有奇峰异石林立俗称‘阻排客’的险滩峡谷。”瓮洞镇镇长邰振华说。

记者来到旅发大会的主会场金凤广场参观,广场上的舞台已经搭建,广场建有凤凰雕塑,高15米,雕塑整体设计精细、精心,颜色为金黄色烤漆,雕塑刻上“凤凰”二字,标志着天柱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精神。

天柱歌舞广场,人影憧憧。夜幕降临,这里成了天柱老百姓休闲娱乐的重要聚集地。天柱的广场很多,便于市民休憩游玩,腾龙广场里耸立着十六个易县红花岗石浮雕擎天柱。这十六个浮雕擎天柱,象征着十六个乡镇为天柱县的崛起而团结奋进,为实现中国梦而追寻拼搏,柱子上雕刻着十六个乡镇各具特色的雕刻图案。

天柱廊桥东抵鉴江桥,西至风雨桥,整个长廊融合了苗侗建筑的燕尾翘、白檐榔、美人靠等元素,长廊和亭子的两侧有展示北侗民族风情的对歌、踩歌堂、婚俗等壁画,美轮美奂。

天柱体育场总面积为117372㎡,天柱籍著名画家杨长槐题写馆名,记者围绕天柱体育馆小跑一圈,感觉十分惬意。

天柱人文荟萃,美景数不胜数,还有三星岩文化苑、金凤山、渡马镇共和村甘溪寨功夫村、柳寨梯田、泡木冲生态康养景区等旅游景点。

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优美的风景变为乡村振兴的财富。 这些年来,天柱县的旅游产业稳步推进,三十里水景文化长廊初具雏形,三门塘景区基本建成,全县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的5.8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2.52亿元。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建成黔东商贸物流城,新增规上商贸企业2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87.02亿元,年均增长9.76%。

--> 2021-05-30 —— 走进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举办地看天柱旅游 1 1 黔东南日报 c160388.html 1 江山如画 景象万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