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永成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辩证法,他多次强调辩证思维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2015年1月23日,他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自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方略充分体现了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和精准思维,他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分析研判国内外重大事件,果断提出应对全球风险挑战的措施决策,化危为机、化险为夷。特别是他的辩证思维,善于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正反利弊等方面统筹思考、精心谋划、科学应对,给决策者借鉴,让全党同志受益。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实际上就是要求学习与行动统一,理论与实践并进,历史和现实衔接,不忘初心,不忘来路,稳健前行。这种可贵的辩证思维是对学习党史教育的科学指导,也是送给全党同志学习党史的宝贵方法,我们一定要思深悟透,领会内涵,灵活运用。
一、坚持知行合一,做到思想与行动高度统一
总书记告诫我们:“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用结合,知行合一”“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把功夫下到察民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党史学习教育,既要原原本本的学,又要实实在在的悟,更要仔仔细细的思。党的百年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一百年;这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一百年;这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一百年。学习党史,思想上要高度认识,行动上要高度自觉,把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把行动作为前进的旗帜,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起来,把客观和主观统一起来,从哲学的角度和辩证的思维学到实处、用到巧处、悟在妙处。总书记要求我们“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
二、注重一以贯之、做到传承和创新高度统一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既是一部血泪史,又是一部奋斗史,从中共一大的“红船精神”到百年后的“抗疫精神”,始终有两个精神贯穿其中,一个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一个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百年沧桑、百年巨变,“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一直催逼着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砥砺前行。我们党不但在革命洪流中星火燎原,而且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路探索,一路走来,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需要的正确道路,开创了独立自主、制度优越的新体系,给全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治理模式。去年的抗疫事实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活力。从中共一大到十九大,我们来看看中国共产党人的脉搏和初心,看看共产党的精神是怎样一脉相承,又如何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中共一大“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时空跨度一百年,而“首创”“爱国”“人民”“奋斗”等内涵贯穿始终,所以我们在学习党史时要连贯历史,系统学习,领悟党的精神力量在不断传承,在传承中又勇于创新,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学习后还要记在心中,落于脚板,让信仰更加坚定,行动更加自觉,从辩证的思维的角度学到真知,悟到真谛,得到真实,并能一以贯之地用它来指导工作,淬炼品格,提升素养
三、强化系统思维,做到局部与整体高度统一
2020年1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安全工作作指示:“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就必须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同经济社会发展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保障”。这种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谋划,涵盖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是局部与整体统筹兼顾的系统思维,高屋建瓴,高瞻远瞩,长远的战略眼光和非凡的远见卓识,给中国安全战略指明了方向,定准了基调。纵观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思维,早在2003年7月,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八项举措,即“八八战略”:一是进一步发挥浙江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三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四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五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六是进一步发挥浙江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七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八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学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八八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浙江改革从局部突破进入系统布局、整体推进阶段。习近平在十八大之后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思想,与当年在浙江抓改革、促发展、重生态以及“四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脉相承。
我们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要向总书记学习系统思维,联系党史,贯穿时空,理清内涵脉络,在局部上研透,在整体把握,不分割党史、不脱节精髓,学到入脑入心,做到学以致用。
四、善于化危为机,做到先机与新局高度统一
2020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挑战时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努力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危和机总是同生共存的,克服了危就是机”。2021年2月5日,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新春祝福时说:“贵州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努力并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12个字凝聚了总书记对贵州工作的殷殷嘱托,贵州人民谨记初心使命,永远感恩奋进,在大数据上抢占制高点,在大生态上促进新文明,在乡村振兴上绘就新特色,用勤劳智慧书写大美贵州新篇章。
党史学习教育,我们要了解工农红军历经湘江战役、井冈山保卫战、四渡赤水、爬雪山过草地等残酷考验,几近全军覆灭,但共产党人凭着理想信念,以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畏精神,多次化危为机,走向坦途。中共领导层经历长征初期、一大、二大、洛川会议、瓦窑堡会议、遵义会议等左右倾决策失误,惨痛的教训给党的事业造成巨大阵痛,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真理,敢于斗争,在革命的生死关头把舵引航,在黎平会议、遵义会议后力挽狂澜,让疾风吹散阴霾,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我党先辈思想智慧,用他们坚持捍卫真理,抓住先机开创新局的胆识勇气,不断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五、强调事在人为,做到主动与能力高度统一
人世间没有谁先天优秀不优秀,没有谁能力先天很强,逼到绝路谁都卓越,有了退路谁都平庸;共产党有一条很长很美的路,路的名字叫共产主义,有一堵很高很硬的墙,墙的名字叫现实,翻越那堵墙叫坚持,推倒那堵墙叫突破,中国共产党花了一百年时间,在坚持中闯出一条血路,主动开创世纪辉煌,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一片新天地。
从中共百年的奋斗史上,我们找到了一条真理,那就是“事在人为”。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说:“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我们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党的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老老实实地向人民群众学习,时时处处,见贤思齐,以严格的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用好选人用人考德这根杠杆,引导党员干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从总书记的要求中可见,“德才兼备”“见贤思齐”“忠诚干净”就是共产党人的能力,能力要通过“事靠人为、事在人为”去体现,只有主动作为,亲自实践,才能在工作一线锻造能力,释放能量。今天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更是要主动开卷有益,自觉学习领悟,从党史中滋养思想、吸收智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要在主动工作中提升能力,在能力的驱动下主动工作,做到主动与能力高度统一,并从哲学思维角度辩证的去理解吸纳,把党的精神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天柱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