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欧阳可林) 近年来,三穗县围绕“抓好基层党建,引领乡风文明”的总体思路,通过党建引领强化家风教育、推进和谐村风治理、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风文明。
“党建+教育”,培育红色家风。以村级“党员之家”为载体,积极开展党员家风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七进”活动,不断挖掘“家风家训”文化底蕴,以“谈家风、立家风、学家风、晒家风”为途径,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等平台,组建宣讲队,过面对面、互动化、菜单式“文化下乡”,进一步兴起立家规、严家教、正家风的热潮。2019年以来,共组建宣讲队12支,开展“七进”活动5000余次覆盖19.3万人。
“党建+治理”,培育和谐村风。按照“绿色、生态、人文、宜居”的基调,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改一化工”“厕所革命”等工程提升村寨“外美”,打造了颇洞、界牌、寨头、木良等一批“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美丽村寨。以文明村镇创建为契机,出台《完善村级自律规范制度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村级自治合力,实现村寨“内秀”。目前,全县共有6个乡(镇)、20个村获得州级“文明村镇”称号,2个乡镇、2个村获得省级“文明村镇”,1个村获得国家级“文明村”称号,6个村获得“贵州省村规民约示范村”称号。
“党建+发展”,培育旅游乡风。结合三穗地域特色、民俗民风和自然风光等资源,探索实施“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手工艺、民族文化文艺和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建设“一村一产业、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文化乡村。大力开发具有三穗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愁旅游产品,推进乡愁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乡村为“场所”、以田园为“基地”、以庭园为“平台”、以文化为“灵魂”、以农村生活方式为“体验”的旅游新业态。截至2020年底,三穗县成功创建了贵洞、颇洞、寨头、木良4个3A级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