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03日

显山水神韵 展人文魅力

—— 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侧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玲 姚宁

入夏的天柱绿叶苍翠、繁花似锦。家祠文化、主题表演,特色小吃、欣赏美景。传承的家训、婉转的小巷,历史仿佛在这些古建筑中凝固、停留。

6月1日,以“古祠新韵·人文天柱”为主题的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天柱召开,30余家国家级、省级、州级媒体共60余名记者齐聚天柱,共同推介黔东南州及天柱县旅游产业发展。

本届旅发大会,亮点频出、成果丰硕,不仅展现了天柱县发展旅游的决心与信心,也展示出了天柱县发展旅游的能力与魄力。大会通过“一会一演、两线一赛”的形式,举办包括开幕式、文化旅游产业观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四十八寨歌节”等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天柱宗祠文化、民俗文化、木商文化、奇石文化。

当日下午,参加大会的领导和嘉宾分两组先后走进三门塘等景区景点实地观摩,领略家祠文化的绚丽多姿。

清水江流经的地方孕育出了许多美丽村庄,而三门塘则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观摩团来到这个古老而又秀美的侗寨。这里景色迷人、古树参天,拥有中西合璧刘氏宗祠,该宗祠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奖”。三门塘因过去水路交通发达而成为繁华重镇,被中国博物馆学专家苏东海教授评价为贵州的“小上海”。

一进景区大门,老百姓格外热情。

来到竞技广场,这里热闹非凡,孩子们正在开展抛石子、跳皮筋、玩泥巴、跳海、丢沙包、老鹰抓小鸡、弹弹珠等游戏。这种室外轻松愉悦的益智游戏不仅局限于孩子,大人也可以一起参与,能让游客们放松心情。在广场的旁边有画展、还有小朋友手工制作的玩具和家祠拼图。

当天恰巧是“六一”儿童节,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在田间劳作体验农耕生活。一股乡愁童趣迎面而来,不由让嘉宾感慨,“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听!前方是什么声音?”木叶侗歌是侗族文化的瑰宝,一片小小的树叶,放在唇边,能轻吹出悦耳的音乐。“这个基地上午是木叶侗歌,下午开设剪纸课程,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课程选择。”

另一边,水榭歌台情景剧、河边木商表演、刘氏宗祠成人礼家训和家规朗读等特色专题活动。观摩嘉宾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连连称赞。

“我是第一次来到黔东南,在三门塘的现场感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热情。黔东南自然资源优势禀赋非常深厚,结合旅顺口区旅游发展的实际,希望两地旅游合作会进一步加深。”大连市旅顺口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孙红杰说道。

“清江侗寨,水木三门”,这是一个北侗露天博物馆。

走到侗家油茶销售点,“油茶中的点睛之笔,就是加进了农家自制的节骨茶,学名叫草珊瑚,将茶叶加油拌炒,再放主料和配料,清香扑鼻,提神醒脑。”侗家油茶不仅唇齿留香,而且可口饱腹。

在三门塘村,村里内外的道路都用青石铺装,或用卵石镶嵌,石板路整齐划一,记载了三门塘的历史沧桑,似水流年。

6月2日,观摩团来到三十里水景长廊景点。水景长廊包括鉴江的流域综合治理,沿途有民俗民居、慢行系统、休闲游乐、景点景观等组成,覆盖邦洞、联山、凤城、社学四个街道8个社区10万余人。集散中心主要负责游客的接待咨询,并设有展厅对天柱的特色产品进行展示、展销。

来到黄金展厅,解说员介绍,“天柱的黄金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初年,从原始的手工操作到半自动化开采,这里都有完整的呈现。”“贵州高原黄金城”的名称由此得来,天柱也将通过“黄金文化+旅游”、“黄金开采+体验”、“黄金小镇+乡村振兴”,形成黄金的全产业链。

农特产品展厅、大健康展厅、侗医非遗展厅……侗医药博物馆里,还不时有嘉宾上前让侗医把脉。

步入红色沥青铺装的步道就是慢行系统,它北起农事体验园,南至湿地公园,全长26.5公里,贯穿整个三十里水景长廊景区。沿途有漂流、农事体验园、五龙抢珠休闲营地、油坊景观、花海民宿、非遗文化园、音乐喷泉等,彰显出三十里水景长廊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为长跑等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了地点。

这里不定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推广旅游产品,展示天柱特色记忆文化。

在研学楼一楼大厅24小时循环播放孝文化微电影《三妹》,电影以张三妹艰辛抚育其子谌守刚,谌守刚学业有成后为其母树立节孝坊的感人故事为主线,其中还融入了天柱的景区景点以及特色美食,推广天柱的特色文化记忆,传承孝道文化,让游客触动心灵,孝敬父母。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希望后人能后把三妹的精神传承下去。”微电影《三妹》的扮演者龙玉玲是天柱县的一名人民教师,难得的参演经历,让她感触颇深。

到达环形桥嘉宾进入了四十八寨歌节的演绎场景区,水面和广场都是四十八寨歌节的表演场地。“四十八寨歌节”,包括13个歌场,每到集会时间,山坡上、鼓楼下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 2011年“四十八寨歌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与旅游在这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离开时,来自杭州华东旅游浙江网记者朋友吴弘毅感慨,“黔东南很适合休闲旅游,有机会我还会到这里来旅游!”

近年来,天柱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大众旅游时代新要求,紧紧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目标,重点培育了一批“旅游+”深度融合的综合项目,打造了文化旅游产业新亮点。同时,通过以文化游、生态游、康养游以及休闲娱乐游等旅游需求元素为一体,三十里水景长廊、三门塘等景区为辐射核心,构建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完善的服务网络和旅游圈。

--> 2021-06-03 —— 黔东南州第十二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侧记 1 1 黔东南日报 c165748.html 1 显山水神韵 展人文魅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