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邰春) 时下,正是平菇长势良好的季节,在台江县老屯乡长滩村的秀珍菇产业基地里,村民正忙着采收平菇,一派繁忙景象。
“最近天气好,出菇速度快,而且菇的品质很好,这车平菇是发到重庆的。”基地工作员张合辉正忙着搬运平菇装车。
在长滩食用菌基地不仅有秀珍菇生产大棚、平菇生产大棚,还有现代工厂化的菌棒生产车间,形成流水线生产作业。基地是2018年建成,目前日产菌棒可达30000棒。同时,该基地有效地解决了60余名劳动力就近务工。
近年来,台江县以老屯乡长滩村秀珍菇产业基地为试点,积极推行“支部+企业”的发展模式,以支部为“红绳”,捆紧与企业联结纽带,充分把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全方位释放“红色生产力”。
同样,在方召镇巫梭村香菇基地,采摘的村民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巫梭村党支部书记李光军说:“现在大棚第一批香菇已经开始采摘了,一天要雇40多人采摘,每天可采4000余公斤,参加采摘村民一天也有100多元的收入”。
台江县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在方召镇巫梭村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村级产业,将“输血”变为“造血”,将食用菌棚包干到户,让能人、大户来带头种植,菌棒由村里的合作社生产,村民负责后期栽培管理,村“两委”负责监督,合作社再以一元一斤的管护费统一收购,各司其职,鼓励村民多劳多得。同时,方召镇还引进长期在村服务的食用菌专家1名,培养食用菌种植能手15名。
近年来,台江县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不仅有效整合资金使用及土地资源,又将食用菌做成该县又一大产业。目前,已建成年生产30万棒以上规模的生产基地19个、生产大棚32.35万平方米,主要品种有灰树花、秀珍菇、平菇、香菇和茶树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