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龙安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丹)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凯里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通过创新内容和形式、丰富宣传载体等方式入手,从“准、广、活、强”四个维度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把握导向,注重内容“准”。凯里市及时制定了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方案,从全市抽调105名精干力量组建成立市委宣讲团。紧扣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提纲和课件》及 “四史”教育专题精心备课,结合凯里市实际,形成了一批党史专题宣讲精品课程,备有《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凯里党小组活动历程》、革命烈士事迹、李家祠堂的红色印迹等课程。截至目前,市委宣讲团深入各镇(街)、市直各部门开展宣讲1070场次,全市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通过上党课、开展专题讲座、研学等方式,带头到分管部门、联系领域和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党史宣讲共计500余场次。
整合资源,覆盖范围“广”。该市通过开展老干部“回机关”、老支书“回村组”、老教师“回学校”、老工人“回企业”、老政法“回警营”等形式,积极拓展宣讲阵地,推动全面覆盖。同时,邀请行业先进模范、在职党员志愿者等组建宣讲队,在全市各领域同步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建设项目工地、进校园、进田间地头、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一场集中宣讲报告会和一场与基层干部群众青少年代表座谈会,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史学习教育传递给广大群众,打通党史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的故事在基层“深下去、沉下去”。目前,凯里市各行业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1856场次,宣讲受众党员群众20万余人次。
创新模式,宣讲形式“活”。凯里市创新开展“汉语+苗语”双语宣讲活动,积极推出“苗语微课堂”“苗汉双语宣讲课堂”等,解决部分少数民族党员、群众语言不通、学习困难问题。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凯里各族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发展历史为主线,以讲小故事的形式拍摄《红色记忆》专题片,在《凯里新闻》之《红色记忆》系列专栏播出,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展示凯里新形象。大力推行 “云广播”“音像党课”等空中平台讲党史,积极推广“文艺+宣讲”“小院讲堂”微访谈等基层做法,进一步增强党史宣讲的鲜活度、感染力。目前,全市开展“双语”党史学习教育宣讲350余场。
强化力量,宣讲队伍“强”。凯里以市委党校高级教师为主体,担当党史学习教育宣讲主力军,坚持突出传、帮、带作用,带领青年教师,深入全市广泛开展宣讲。市教育科技局从各校精挑细选94名政治素养高、政策理论功底扎实的青年教师组建凯里市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园丁宣讲团,共分为十八个宣讲小组,深入全市各中、小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全覆盖。坚持校园活动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主题团课、学生社团等时间和节点开展“党史学习进校园”活动,由老师讲、学生讲、“五老”讲,共同讲好党史故事,组织开展“老校长下乡”暨“新时代好少年·红心向党”等系列主题教育宣传宣讲活动,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理想和信念。目前,开展校园宣讲690多场,宣讲受众超过1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