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庸兴
近日笔者在某高层住宅看到惊险一幕:空调安装工身体伏在窗台上,没有系安全带的身子探出窗外,一只手把住窗边,另一只手拿着扳手拧空调支架上的螺丝。这位空调安装工可能早已习惯这种作业方式,但这种习惯了对安全隐患的熟视无睹,放松了对风险的管控,灾难就很可能不期而至。
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当安全成为习惯,其程序就好像早已置于大脑之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举手投足,言语行为,都是安全的外化和证明。人们横穿马路时,左顾右盼,驻足于斑马线上按照红绿灯的指示——红灯停,绿灯行;离家出门时,把防盗门的把手向上一提,听到“咔哒”的声响后,再用钥匙反锁拧到位,才放心地离去;驾驶员上车第一个动作就系上安全带,启动或下车时自然看一下后视镜,掌握车后的情况;液化气用好后关紧阀门;电器用后及时切断电源等等。我们只有养成了这些良好的安全习惯,才能远离危险,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绝大多数人或许不是真的不知道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应该做的不做,不能走的地方要走,不该碰的地方要碰。这就属于安全意识问题。没有安全意识,我们就会稀里糊涂受伤害;没有安全意识,事故就会不请自来。当我们有了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就会有安全保障。人只有先有了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了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安全。
让安全成为习惯,还要必备安全应急物品,熟练掌握各种安全技能。前不久,笔者入住的宾馆一客房晚上因电线老化发生火警,竟然有两位宾馆服务员不会使用消防灭火器,好在旅客中有人在单位里参加过灭火演习,及时扑灭了明火。这件事情告诉我们,不管是单位人,还是社会人,每个人都要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消防、急救、逃生等安全方面的常识、技能。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时,临阵不乱、正确处理,确保安全。
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可以让我们平安一生。安全成为习惯,不仅可以让我们避免事故的发生,也让我们在真正面对危险时能从容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