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小华
《说文解字》曰:“素,生帛也。”“帛”即丝织品的总称。
因为其本质是丝,质地柔软,细白光泽,单纯,淡雅,不鲜艳。由此派生出引申意义是白色或本色。“素”的意义和用法与“白”差不多,本是形容词,也兼副词。《诗经·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素餐”是“白吃”,特定含义讽刺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而平时生活在食品方面,形容蔬菜瓜果比鸡鸭鱼肉等较为简单朴素则叫素菜,吃素菜即称素食。
我的一位文友,戴一副眼镜,美丽婀娜,才华横溢,却是素食主义者。一生之中不仅一直只吃素食,还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尤其非常憎恨猎杀野生动物而食其肉的偷猎者,赌咒说这些人将来死后是要进地狱的,永远不得投胎翻身。
曾经我劝她不要只吃蔬菜水果,也可以适当吃点肉制品,否则身体会缺比如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没有想到她反驳说,牛马等动物不吃肉,不是照样肌肉很发达吗?况且人的肉与动物的肉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吃它们的肉就相当于吃自己的肉,那是非常残忍的。
不知道她说得有没有道理?事实上,素食主义一直饱受争议,我算是和她争辩不过来的。但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素食主义就是一种节制与自律,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人生的修行。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放纵和享受都很容易,唯独节制与自律是难的。只有通过克制和约束,才能在人生旅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想,她那素色一般的生活,一定是简单而不复杂的。没有什么物欲,就没有什么心累。她如同开在水面上的睡莲,品的是一份清欢自在。于是,在她的影响下,我开始喜欢穿素衣,身着简单干净的浅色;素面朝天,不施粉黛,那种接近本色的自然;素食生活,似春日清晨的一缕轻风。剔除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只留下最重要的给自己。多年以来,活得自由自在。当我看见那些开着宝马车戴着金银首饰的贵妇人,还对物质需求不满足,仍然唉声叹气的样子,这时,我在心里不由得笑了她们的不知足。
其实,不论素食、素面,还是素衣、素活,归根结底,还是缘于一颗素心。经得起诱惑,学会断离舍。一生之中,跋山涉水,看过姹紫嫣红,见过秋水长天,让自己心动的东西实在太多。唯愿洗净铅华,守一方心灵净土,才能保持素的生活。随着年龄增长就会越来越明白一个人生道理:多余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累赘,实在没有必要那么贪婪与忘怀。如此,对自己“素”一点,有什么不可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