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晓波) 近日,笔者从州生态环境局岑巩分局获悉,岑巩县采取四举措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出新绩。
领导重视,加强组织保障。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生态环保机构改革工作部署,统筹协调全县生态环保工作,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直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全县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工作推进。近年来,通过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定期主持召开岑巩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和县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全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存量得到消化,增量得到有效遏制。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守住生态底线。岑巩县始终将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摆在重要位置,将抓好生态环保工作当做重要政治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州下达的工作任务。今年来,深入开展了危废管理三年专项行动、突出环境问题从严排查专项行动、集中时间排查整治行动、深化执法“大练兵”等执法检查行动。并通过开展“双随机”环境执法,对重点区域、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实现全覆盖。截至今年5月底,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执法,共检查企业共110家次,其中重点排污企业48家,一般排污企业62家,下达24份监察执法通知书、6份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立案查处违法行为6件,共处罚款人民币58.8万元。通过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击的高压态势,坚决守住生态环保底线。
强化本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今年来,岑巩县环境监测站结合工作实际,坚持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开展日常环境监测工作、争取交流学习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监测水平。截至今年5月底,共计出动了环境监测技术人员30人次,对辖区内10个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点,2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点每月一次水质28项指标的检测工作,实现饮用水源点位水质监测全覆盖。强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的联动,今年来,为配合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对岑巩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贵州华星冶金有限公司、岑巩县久通冶金有限公司、贵州柏森香料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共开展了20余次应急性监测,为环境综合执法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创新工作模式,增加工作动能。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在生态文明上出新绩”的指示精神,岑巩县积极探索创新监管工作新模式,制定并印发了《岑巩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岑巩县氵舞 水城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岑巩县城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及收集清运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方案的实施,初步建立了岑巩县三级环境“网格化”监管包保责任体系和城区卫生监管责任体系,生态环保、城市卫生监管责任得到进一步压实,为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岑巩增添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