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07日

隆里乡:

楼上住家楼下忙 车间帮扶有良方

本报讯(通讯员 罗南科 刘钰) 近日,当笔者来到锦屏县隆里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到一栋栋徽派样式的四层小楼干净整洁、排列整齐,充满了祥和安逸的生活气息。一栋房屋内传出的机械声和说话声,更是给秩序井然的街巷增添了几分热闹,原来这里是扶贫车间。几十平方米的车间内,十几位工人正在加工制作电子元器件,焊接、组装、分拣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是搬迁过来的,在这里做工已经一年多了。我家就住在楼上四楼,下楼就能上班,真的非常方便,每个月还有几千块钱的收入。”在扶贫车间务工的搬迁群众杨攀对笔者说。

据了解,隆里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作为锦屏县6个易地扶贫安置点之一,接收安置了来自全县5个乡镇84户367名贫困人口,其中很多都是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农民。对这些搬迁群众来说,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住所的简单变更,更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因此,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稳就业促增收是关键。

“我们是2019年来这里设厂的,我们工厂解决了五六十户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让他们不用外出就能找到工作,实现在家门口上班增收。”隆里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负责人龙泳对笔者说道。

这家扶贫车间的全称为锦屏县小雅电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是从浙江省来此落地的企业,主要加工手机、电器的电子元器件,技术含量低且工序较为简单,成为解决安置点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隆里乡易地扶贫安置点在乡党委政府的统筹发展下,坚决落实上级脱贫攻坚后续帮扶各项工作部署,严格执行“四个不摘”工作要求,采取“党建引领+扶贫车间+搬迁群众”的工作模式,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引进了锦屏县小雅电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市日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分厂等一批企业建立扶贫车间,吸纳搬迁群众到车间务工,让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上班族,在自家楼下实现稳就业保增收,给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工作交上“搬得出”到“稳得住”的满意答卷。

--> 2021-06-07 隆里乡: 1 1 黔东南日报 c160827.html 1 楼上住家楼下忙 车间帮扶有良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