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陆榕) 一个背包、一本笔记、一沓资料、一面旗帜,锦屏县铜鼓镇党员干部在田间地头、农户家中来回奔走。他们走村串寨访民情,用实际行动去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党员承诺。
6月2日,铜鼓镇党员干部和青年志愿者来到该镇岔路村帮助留守老人栽秧。他们撸起袖子,挽起裤脚,一齐“扎”进水田里,和群众一起栽秧,农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保证栽秧的质量和效率,党员干部认真向群众学习栽秧技巧。比质量、拼速度,党员干部们热情高涨地忙碌了一上午,满身泥巴的他们心里却乐开了花。
“我今年68岁了,家里的农田只有我和老伴在管理,儿子儿媳都在外面打工,真的感谢干部们来帮忙。”岔路村留守老人王先泽乐呵呵地说道。
“我的驻村工作即将结束,在这期间,我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在离开之前,我想完成我对群众的承诺,帮助他们做我力所能及的实事。”忙完农活的岔路村同步小康驻村干部赵东方告诉笔者。
栽秧结束后,党员干部又来到养牛大户徐德威的家中,为他带去创业贴息贷款的政策信息。在徐德威家中,党员干部详细了解今年养牛的发展情况,存在的困难和未来规划,结合该户和岔路村的养殖业发展情况,党员干部在宣传当前政策的同时,也认真帮助养殖户出谋划策,理清下一步的发展思路。
“岔路村的养殖户很多,但都是散户养殖,没有形成规模,我们可以把所有养殖户集结起来,形成一个小集体,比如利用合作社的形式,通过教技术、打品牌、齐销售,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致富。”铜鼓镇党员干部谭元钰和养殖户侃侃而谈,共同勾画产业兴旺群众富裕的美好蓝图。
在铜鼓镇,还有许许多多的党员干部在积极践行着他们的承诺。虽然事情小,但分量重、情义重。更彰显出一名党员通过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量化干事标准、提高服务效能,强化作风建设、联系服务群众的态度和决心。
据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铜鼓镇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在全镇广泛推行“一句话承诺”,推动党员围绕中心工作、结合岗位职责、自身特点和群众意愿,分层分类作出公开承诺,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迄今为止,该镇共有13个基层党组织和171名党员作出承诺193项。
目前,铜鼓镇机关党支部还推出了党建引领、产业扶持、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四个班组,对各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文明新风等方面进行了专业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