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10日

试论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 黎平县城关第七小学 杨丽萍

良好的课堂氛围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学生信任教师、教师关爱学生,师生良性互动频繁,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科学的手段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也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

一、民主和谐激趣法

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通过人文性体现,提高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互动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也会增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会更加轻松、更加自主。例如《哪吒闹海》课外阅读讲解教学,故事的主人公是哪吒,哪吒的个性活泼、古灵精怪,小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先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哪吒形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很多发言的机会。学生在课上感受到课堂中的民主、平等、宽松,因此更加信任教师,更加乐于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二、广度弹性问题法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广度、有弹性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另外,教师鼓励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使班级不同层次学生之间能够互补,促进班级学生整体发展,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愉悦。语文课堂也会更加和谐、更加精彩。例如在《长城》一课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组朗读课文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各小组讨论如下几个问题:①想一想,作者眼里的长城是什么样的?说说什么是运河?②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奇迹,说说你们的感想?将问题抛给学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问题的答案,每个小组向教师汇报后,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和表扬。在评价学生答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具有一定广度和弹性,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得到自信,从而更加乐于参加语文课堂活动。

三、动力点赞鼓励法

在营造语文课堂氛围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点赞、鼓励的语言,注入学习动力。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语言,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都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多运用鼓励性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渴望在充满知识的课堂里,能获得教师的认同和鼓励,而教师的鼓励和赞同,是促进师生和谐关系,优化课堂氛围的关键。例如《比尾巴》一课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一场角色扮演活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能够形象、生动地将课文中的角色表现出来。另外,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学生学习兴趣也得到了培养。教师准备道具:各种小动物头饰,各种小动物尾巴,《健康歌》与《比尾巴》音乐。学生自己做小导演,表演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色扮演。在评价学生表演时,教师要逐一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价值和才华,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并营造和谐教学范围。

四、阅读营造氛围法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能够体会到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核心。教师应该从课文的整体出发,全面把握课文层次结构,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去体会其中的道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学习积极性。阅读是作者与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阅读课文,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会得到培养。教师运用阅读可以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火烧云》一课教学时,首先,对学生提出学习生字的要求,要求学生认识5个生字;其次,让学生对重点文段进行有感情朗读,可以对段落的内容进行理解;最后,借助文章的语言手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使得学生可以对作者所想表达的感情进行理解,对自然之美产生赞叹。教师只有从课堂本身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自身修养,结合情感教学、兴趣教学、科学教学等方法,才能营造宽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氛围。

--> 2021-06-10 1 1 黔东南日报 c161118.html 1 试论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