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雪村 通讯员 龙本英
【开栏的话】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自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全州各地各单位广大党员循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按照州委部署要求,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为展示我州各地开展为群众办实事的特色举措和亮点成效,从今日起,本报开设“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全面反映全州上下进一步营造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氛围。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天柱县党员干部围绕群众的“急难愁盼”,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办实事、解难题、抓产业、促发展,把学习收获转化为群众福祉,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田间地头传“绝技”
“现在西瓜的长势正处于产果期。大棚里生产的水分管理就是‘三浇三不浇,三浇就是早上浇、天刚放晴时浇、用预热预温过的水浇……” 近日,天柱县白市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师走进贵州农得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果蔬示范种植基地,为党员干部、村干、基地负责人以及群众普及春季设施果蔬生产管护知识。
“蔬菜种植技术培训送到了田间地头,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会了好指导群众田间管护。”课堂上,水肥、温度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的讲解让汶溪村村主任杨扬受益匪浅。
公司老板毛必杨介绍道,现在正是有机松花菜丰收期,每到春耕生产时节,都是最忙碌的时候,已经在白市镇种植果蔬5年了,今年又建成钢架大棚930座,共种植西瓜、有机松花菜等果蔬650亩。
据了解,今年以来,白市镇聚焦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果转型、菜提质、猪扩量”的产业发展步伐,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发展大棚种植,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进一步提升群众致富能力,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
精准服务促“和谐”
“村里60岁以上老人养老保险还有哪些没有办理的?我上门服务。”六合村党支部书记彭恩权正在与村主任对接,“养老保险一般需要本人到村去办理,但村里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无法及时办理,我们及时上门服务。”
不仅如此,联山街道惠民社区还结合实际,聚焦辖区困难党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梦想不定期开展“圆梦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共收到56条心愿,实现47条。联山街道精准服务只是天柱县为民办实事的缩影。
为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联山街道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聚焦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问题,坚持领导干部带好头,结合工作实际,组织街道、村(社区)党员通过家访走访等形式,收集群众建议诉求,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服务结合起来,细化服务形式,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动能,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为全街道创造安全、平稳、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楼栋议事解“难题”
“我们的政府还是干实事的,建成了新农贸市场,给我们带来便民利益,就业创业街零时菜市场也清理全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杨大哥感慨地说。
天柱县联山街道坚持以增强易地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和提升搬迁社区治理水平为目标,推行“三访三事三评”社区社会治理工作法,选配28名楼栋长,不定期对36栋安置楼开展以“听心声、议民事、解问题”为主题的楼栋议事会,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通过党员、楼栋长、楼栋包保干部提前收集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会上提出解决方案。
楼栋议事会助推社区形成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的居民自治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更好地推进安置点社区各项工作开展。截至目前,楼栋议事会收集共性问题11件、个性问题6件。
联山街道惠民社区党委书记杨宏久说:“社区致力于把党史学习教育同推动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实在在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