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12日

少数民族地区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生英语语感培养探讨

——以丹寨民族高级中学为例

○ 丹寨民族高级中学 吴贞梅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使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有所提高。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能力上,除了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英语语感。语感既是语言训练达到熟练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高体现。

一、对语感的认识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人们直觉地感受和领悟语言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言能力上,除了提出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基础。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其英语素质就越高,他们就越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所以重视培养中学生的英语语感,加强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就成为当今中学英语课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语感学习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丹寨民族高级中学图书馆阅览了上百余篇有关语感培养教学的文章,研读了几十余篇。概括起来,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英语语感培养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由本地的客观因素影响导致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学校开设英语课水平参差不齐,英语教学质量低,师资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交际能力差。而且,由于受到少数民族地方方言的影响,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所以缺乏语言交际环境。

2、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是能力形成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作基础,任何能力都无从谈起。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较强的语感能力,首先要有丰富的英语知识,知识是靠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获得的。

3、文化意识培养的欠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体现文化,是文化的编码手段之一。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述习惯,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促进对英语语言本身的理解和使用。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的学习和使用离不开各种交际活动。强化英语活动课开展的功能就是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为了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语感有利于学生吸收和运用生动的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他们吸收的材料越多,运用语言材料的频率越大,语感能力的形成就越有基础,也会使高中英语教学走出长期的恶性循环。

三、培养语感的有效策略

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策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听、说、读、写是基本的语言技能。结合教学经验,我认为围绕这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较为理想。

1、营造语言环境,感受语感

课堂是教学的前沿阵地,为了使英语成为学生的“灌耳音”,教师在课堂上应坚持“尽量使用英语,不用或少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课堂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坚持使用英语,形成一定的英语氛围。开始学生难免会听不懂,但随着对语言的熟悉,并借助教师的眼神、手势、音调、动作、图片等辅助,慢慢就会领悟。这种做法既营造了英语氛围,又有利于学生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注重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学生朝夕朗读,日复一日,慢慢就会感觉读得越来越顺,文章的大意也会无师自通,甚至轻而易举就能背诵,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这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3、开展听说训练,增强语感

听说是训练语感的重要形式,也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英语教师应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各种听说活动,运用图片、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等创设英语听说情境,激发学生热情,使之专心听,大胆说。课堂上可进行形式多样的听说训练活动,如对话练习、小组讨论、概括课文、双边辩论、角色表演等课堂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激发口语热情,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教师也应转变“以本为纲”的观念,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删减,努力创设与学生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相关的真实情境,使之更具趣味性、更趋实用性,增强对课堂听说训练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4、加强阅读训练,增强语感

阅读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阅读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水平。阅读是学生接触英语材料、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增强英语语感的好方法。除了课堂上必要的阅读之外,要鼓励学生多看英文报纸、杂志、文学原著,增加阅读量。通过接触各种题材的文章,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这样有助于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加深理解力,巩固词汇和语法结构,从而提高听说写能力,增强英语语感。

5、重视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发生和形式,这种发生常常是潜意识的,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写作最能使人感到英语学习上的不足,最能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英语的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机械地写,如默写和听写;另一个是创造性地写,这样写的好处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如写日记书信,写短文、演讲稿等。要坚持天天写,每天把所见、所闻、所感有则多无则少地写下来,日积月累,就能逐步提高英语思维的能力,不断促使学生英语语感的成熟。

6、开展课外活动,升华语感

语感是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而逐步产生的,仅仅在课堂上学语言是不够的,掌握的关键在于应用,因此,必须把英语学习延伸至课外。为了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遨游在英语的知识海洋里,教师还需要经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如:鼓励学生课后多听英美人士朗读的磁带,体验英语的美妙;多看英语电视、电影节目,哪怕只能看懂一些词,看懂一部分内容,对培养语感也是有好处的;课下,同学、师生之间尽量用英语交谈;组织学生不断参加校内校外的英语角活动,练习自由对话,参与趣味游戏;积极参加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等。通过各种途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使用英语,从而使英语语感在活动与练习中得到升华。

当然,培养语感的途径不仅仅以上几个方面,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教师持之以恒,不断将语感训练和语感能力的培养贯穿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在一切英语语言活动中感悟语感、实践语感,这样,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就一定能培养起来,从而学好英语。

--> 2021-06-12 ——以丹寨民族高级中学为例 1 1 黔东南日报 c161358.html 1 少数民族地区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学生英语语感培养探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