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12日

少数民族弄潮儿

○ 傅安辉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召开时,出席大会的13名代表,邓恩铭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人士。马列主义传入现代中国后,革命潮流首先在中心城市激荡。最早起来干革命的人,大多是内地经济条件较好的汉族知识分子。邓恩铭作为贵州少数民族青年能够到上海出席党的一大,很多人感到难以理解。其实,生长在偏僻地带的少数民族青年,也可以成为现代中国革命的弄潮儿。

邓恩铭 1901年1月5日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一户水族家庭。那里生活环境非常艰苦。像他这样生活在山旮旮里的少数民族青年,想成为革命的先驱,那必须上学读书掌握一定的汉文化知识,然后离乡背井,进入中心城市深造才有可能。对此,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大多数青年根本做不到,但是,也有一些少数民族青年做到了。

邓恩铭的幸运就在于他获得了走出大山的条件和机会。他的父亲是一名民间医生,通过卖药行医,从水浦村走出来进入荔波县城开药店营生。由此,邓恩铭也得到了上学读书,接受到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到了1917年,恰值邓恩铭在山东任知县的二叔邓国瑾来信要家眷去山东,同时要邓恩铭一起去那边求学。邓恩铭于当年9月走出乡关,远赴数千里外的山东济南。就是这一走,水族青年邓恩铭汇入到了革命的洪流中、时代的浪潮里。当年10月,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一中 。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被选为学生自治会领导人,组织学生参加罢课运动。其间与济南省立第一师范的学生领袖王尽美一见如故,成为亲密的革命战友。1920年11月,邓恩铭与王尽美等人成立了“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年底,邓恩铭在济南发起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由此,成为山东建党的创始人之一。1921年,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秘密诞生。同年7月,邓恩铭和王尽美作为山东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邓恩铭成为一大的13位代表之一,而且是一大13位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这个“唯一”,让我们看到当年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活动,就有中国少数民族人士的参与。党的一大的召开,代表中就有中国少数民族人士的出席。在百年党史中,中国少数民族从一开始就参加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会后邓恩铭回到山东,组建了中国共产党山东区支部,他担任中共山东区支部委员,后来成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邓恩铭的建党经历充分说明,当时中国少数民族青年不仅可以成为弄潮儿,还能在革命大潮中成长为卓越的人物。今天的青年深受邓恩铭等先驱们的精神滋养和鼓舞,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一样大有作为。

(作者系全国模范教师、省管专家、凯里学院原教授)

--> 2021-06-12 1 1 黔东南日报 c161375.html 1 少数民族弄潮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