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莉 通讯员 黄平贤
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是贵州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经10年发展,已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和大健康产业为主,电子应用及电子商务等大数据产业同步推进的产业格局,入驻企业100余家。
今年,是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落户丹寨金钟经济开发区的第十个年头了。一家专注数控机床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把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这种制造,带到了曾是贫困县的丹寨,让越来越多的“山里人”,不必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掌握一门高精技术手艺,向蓝领型人才转变。
贵州兴富祥立健机械有限公司的快速发展,也见证着我州新型工业化的持续快速发展。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和九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我州始终把加速推动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工业强州”战略,坚持新型工业化引领“新四化”,围绕十大重点工业产业,大力实施工业产业发展提升行动,着力培育一批百亿级支柱型产业,补齐工业发展短板弱项,着力解决总量不大、质量不高的问题,不断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助推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提供强有力支撑。
优化完善产业布局
我州新型工业化主要围绕“一圈两区”布局进行产业布局,以凯里都市经济圈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民族工艺品加工、民族医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黔东片区重点发展白酒、冶金、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及以钡化工为主的矿产开发、精深加工、高端产品研发等产业,打造贵州东部产业发展聚集区;南部片区重点发展大健康产业、农产品加工、林木加工等产业,打造贵州南部绿色发展创新区。
把工业园区作为推动新型工业化的主平台、主阵地,推动优势资源、要素、企业、产业向园区集中。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提升行动,加快标准厂房建设,鼓励企业集中入园。按照“一个园区、一个主导产业、一个行业领军企业、一条完整产业链供应链”的思路,实施园区首位产业培育提升行动。创新开展合作建园,通过“错位式”发展和“飞地园区”建设模式,把工业园区建好建强,带动工业产业做大做优。
把十大重点工业产业作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重要抓手,一手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手抓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以十大工业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体系。着力打造百亿级铝加工、玻璃、钡化工、新能源电池、木材加工、民族医药、生态特色食品、电子信息、民族工艺品加工等支柱型产业,把工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建好建强。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专项工程,打造一批融通发展典型示范和新模式。
牢牢抓住项目“牛鼻子”
坚持项目为王,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争资争项,建设一批能带动总量扩大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增强发展后劲的好项目大项目。结合十大工业产业,立足首位产业、优势产业和优势资源谋项目、强产业,建立项目培育库,争取更多项目纳入上级盘子。加大“千企改造”,推动技改项目产业升级,鼓励和调动存量重点企业、骨干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利用增资扩产、技术改造等方式提质增效。加大“千企引进”,围绕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尤其是做好广东佛山、浙江杭州等发达地区的招商工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力争引进优强企业项目,为工业长期投资形成新的支撑。建立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加强全程跟踪服务和督促指导,实现项目建设推动“内育有突破、外引扩新量”,提高项目落地率和建成投产率。
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围绕“四个强化”,加快“四个融合”,坚定不移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扎实开展“万企融合”,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着力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持续夯实“新基建”,推进县市主城区、重点景区、工业园区等区域5G网络覆盖。加快推进5G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应用,打造5G+工业的应用示范点。培育壮大大数据电信息产业,着力打造黔东南高新区电子产业园、黔东开发区电解电容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电子元器件及电子材料、智能终端、锂离子电池的产业集群。创建一批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集聚区,初步形成大数据融合创新产业链。纵深推进“两化融合”,以示范引领、典型带动,推动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工业融合标杆、融合示范项目,带动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改造转型升级。进一步建好用好工业互联网,推进企业上云用云。加快数据共享开放,加快“一云一网一平台”建设,加快大数据在各部门各行业的推广应用。推进大数据融合应用,打造大数据在社会治理、政务服务、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场景,着力建设工业经济运行分析、重点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大数据平台。
站在“十四五”的起点上,使命在肩,乘风破浪,我州新型工业化的美好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