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1年06月15日

如何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能力

○ 黄平民族中学 吴明杰

由于种种因素,音乐鉴赏课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存在着各种问题。但在应试教育逐渐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课成了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作为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对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地位。并通过教师的引导,采用针对式的欣赏教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

普通高中音乐课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要求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之风的推动下,一直不断地加以探索和改进,但是由于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音乐鉴赏课在一定程度上地位渐渐地被淡化,学生往往也忽视音乐课的作用。其实不然,音乐的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高雅的音乐,体会到高雅音乐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例如,高雅音乐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二胡独奏《二泉映月》(阿炳曲)、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钢曲)使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体验得到提高,排除人为高雅深不可测的思想障碍。而音乐鉴赏课堂的教育,让学生能够成了音乐的享受者,使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沉重的学习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笔者认为在音乐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条件,承担起引导的责任,让音乐鉴赏课改变成更有激情的课,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音乐鉴赏境界学习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

鉴于此,通过认真学习课标,反思自己教学的成功得失,吸取平时集体备课中各位老师的经验,我对如何提升音乐鉴赏课教学的能力,总结如下几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个体积极探求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的前提。一般来说,学生对某件事物感兴趣,他们将会主动去探索、了解,学习和掌握起来也很快。如何在音乐鉴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值得我们在课前认真设计的一面。

1、以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范唱、范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一堂课中做好范唱、范奏,不仅树立了教师的教学地位,也是学生感知、了解学习内容的主要途径,这一过程能够引起学生的敬佩和崇拜,从而产生美感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第二单元民乐篇的教学中,我对笛子独奏曲《梅花三弄》《江河水》范奏完成以后,并向学生介绍和示范笛子的一些技巧的同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因此,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分析,理解作品,从专业技能和音乐表现力方面加强自身素质的训练。

2、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鉴赏课本来是以聆听为主,但不完全一堂课都是聆听,因此,提倡轻松快乐的教学,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身体、思维在课堂中“动”起来。例如,在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第2节绚丽的世界音乐——歌唱篇中印度尼西亚的恰克合唱教学,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分成两个声部来学习和体验恰克音乐的节奏,同时可以融入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的乐理知识,让学生在快乐中轻松学习。

3、选择与本课堂有关的音乐精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对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因素,我们选择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应该把具有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并且符合学生审美心理的音乐精品作为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4、对作品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可结合本学期中其他姊妹学科的知识对作品的背景作介绍。如,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的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这一章知识,可联系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文、宗教、民俗等学科,如向学生介绍身边的民族音乐,因为民族音乐代表了本国家、本民族的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这样更容易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又如,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中的音乐与时代一章,刘天华的二胡作品《光照行》体现出来的精神亦代表着“五四”精神影响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心声。这清新的西方音乐创作风格为中国传统的二胡带来了崭新的面貌。

二、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渗透一定的乐理知识

音乐鉴赏是以聆听音乐为主,学生从中体验音乐的美,享受欣赏音乐的乐趣,增进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加理解体验音乐的内涵,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如适当渗透节拍、节奏、速度等知识,学生一旦具备了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的美。

三、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音乐欣赏能力所能达到的水平。现在的学生,普遍热衷于流行音乐,有的流行音乐不适合学生,有些是对学生非常有害的。因此,我们老师在引导过程中,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去热爱课本中的高雅音乐,从人的成长过程中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音乐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尤其是高雅音乐具有的艺术价值;引导学生如何欣赏、提高审美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体现的内涵。

四、合理地删减课本教学内容,增加地方的民族音乐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高中的《音乐鉴赏》中的作品,往往来自中国音乐、中外通俗音乐、西方音乐简史、计算机音乐、标题音乐、非标题音乐和音乐美誉中的常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师生都难理解的作品,学生不愿听音乐鉴赏课本中的教学内容,甚至明确表态出不喜欢,造成尴尬的教学局面。出现这种现象,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贵州省当地的情况,适当增加本地方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音乐,更能够融入音乐欣赏活动之中。例如,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第二单元的音乐与民族——民乐篇,笔者除了运用自己的专业笛子奏《梅花三弄》《江河水》的乐曲之外,还选用了黔东南苗族芦笙这特殊的民族音乐作为本节的教学内容,将本地方的各个芦笙节的民间芦笙吹奏场面的视频播放给学生欣赏,并讲解芦笙传说中的时代背景和现场进行芦笙演奏,结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引导学生体验作品表现的内容特点,使得学生的情感融入音乐鉴赏学习中,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五、给学生创设课堂音乐表演活动

现在的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在音乐鉴赏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创设音乐表演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表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高中音乐花城版教材《音乐鉴赏》歌唱篇的教学中,除了对课本的部分作品欣赏之外,我创设了这样的音乐活动:教师事先给出“1、2、3、4、5、6、7”的七个数字,要求每个学生选择心目中最喜欢的一个数字,选好以后,每个学生将自己所选择的数字,按接龙式一一地报出来,教师把学生说出来的数字一一地写在黑板上,并按节拍、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进行谱曲,并组织学生集体学唱,如果遇到唱得不好听的地方,应能满足学生的要求进行修改。教师对学生积极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不仅提高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也锻炼了胆量,树立了自信心。有必要时,教师将这节课的谱曲制作成音乐,学生更会喜欢音乐老师来上课。

六、多写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而又常被忽视的重要环节。有效教学反思能够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最终达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

总之,音乐鉴赏课是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音乐教师在组织音乐鉴赏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择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把学生带入音乐鉴赏的学习环境之中,体验、比较、探究、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 2021-06-15 1 1 黔东南日报 c161283.html 1 如何提升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能力 /enpproperty-->